中医:无事少吃鸡🐔

养生滴贝拉 2025-07-29 15:38:26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这句老话点明主食是根基,肉蛋奶更像是日常的点缀。在常吃的肉类里,鸡的地位一直很高。🥢 但中医对“鸡”的认识,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 传统智慧里,鸡被归为“动”性比较强的一类食材,性质偏向温煦、发散。它能调动身体的气血活力。 这就意味着:有些情况吃鸡,可能适得其反! ⚠️ · 🍵 看看你中招了吗?这类状态吃鸡请留意: · 👉🏻身体正处于“高温模式”: 比如平时就容易口干舌燥、手心脚心热乎,或者最近正感觉有点“上火”,这种时候吃太多鸡,尤其炸鸡、辣炒鸡等重口味做法,可能会让那种燥热感更明显,人也可能觉得更“黏糊糊”不舒服。 · 👉🏻小朋友活力已经“爆表”的: 小宝宝本身精力就旺盛得像个小太阳。如果发现孩子近期特别好动、坐不住、或者有出现频繁眨眼、咬指甲这些小动作,甚至嗓子经常不消停,留意一下是否最近吃鸡比较多?鸡肉的温动性质,和小朋友的旺盛活力叠加,可能会有点失控。 · 👉🏻感觉像个“火药桶”的: 这段时间是不是脾气特别急?一点就着?感觉眼睛干痒、头昏脑胀、晚上睡不踏实?这可能是身体状态在提醒你:需要静静。吃鸡可能会更“拱火”哦! · 👉🏻身体正在“驱赶外敌”的: 比如感冒了、咳嗽了!中医里有说法“咳嗽吃鸡,需要多掂量”。民间老说法是“咳嗽吃鸡,神仙难医”,有一定道理。 · 🛎️ 想吃鸡?收好这些小Tips: 留意身体信号是第一位的! 如果最近感觉身体有上述情况,不妨先停一停鸡肉观察下。 选材上: 家常炖煮,老母鸡相对来说温和点。小公鸡、走地鸡等风味更浓,性质也更“活跃”。 搭配是门学问: 如果担心温性太过,炖鸡时不妨多加点根茎类蔬菜(玉米🌽、胡萝卜、藕)、块菌菇类(香菇、杏鲍菇)或者性质清润些的食材(如马蹄、梨块🍐)。这样炖出来风味更丰富,也更平衡。 烹饪方式很关键: 炸鸡、烤鸡等香脆做法,会让温热效果更明显。根据自己的状态选择吧! 总结一下: 鸡虽美味又常见,了解它的特性,聪明地吃、看情况吃,才不辜负它的美味呀!🍲✨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灿尔哈察苏

灿尔哈察苏

1
2025-07-30 01:17

炖鸡去不了那股异味,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