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寿之母”今年元旦离世,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

如梦菲记 2025-07-29 15:21:37

“中国长寿之母”今年元旦离世,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居然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坏习惯”,这么多年基本就没断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元旦,福建漳州的清晨,溪北村传来一个消息:123岁的林蛇母走了,她被乡亲们称作“中国长寿之母”,家族里有六代百余口人,听到她离世的消息,村里人都觉得像少了一棵大树。   她生于1902年,那时清朝还没灭亡,村子被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她的童年过得格外艰难,母亲早早去世,父亲续弦后,她常常被继母使唤干最脏累的活。   每天挑水、劈柴、照顾年幼的弟妹,手上的皮磨得又红又破,为了换点米钱,她会跑去田里摸螺蛳,双手泡得发白起皱,衣服常常湿到贴在身上。   她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辛苦挣来的几个铜板从没留过自己,全都交给大人,那是那个年代孩子的命。   她从小生活的山村很偏僻,野兽时常出没,她记得有一次晚上,家里喂了一年的猪被老虎叼走,只剩下一滩血迹,第二天村里人举着火把去山口巡,看到虎爪印子印在泥地上,那时能平安长大,已经算是福气。   十三岁那年,她被送去邻村做童养媳,第一次见到灶台上熬着的猪油,她蹲在地上盯了很久,油花溅在砖上发出滋滋声,香味勾得人直咽口水。   她伸手蘸了一点放嘴里,那股油香让她忘了被责骂的委屈,自那时起,她记住了这味道。   1937年日军轰炸漳州时,她已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炸弹声连着响,她揣着半罐猪油,带着孩子钻进防空洞。   洞里一片漆黑,她摸出冷饭,舀点猪油拌开,分给吓哭的孩子吃:“吃下去就不饿,也不怕了。”那时候的猪油不是什么调味料,是救命的。   1959年饥荒最难的时候,她常半夜摸黑到海边挖蛤蜊,再用瓦罐熬油,火光映着她的银发,围裙上全是油点子。   她熬好油,舀出来一点给正在读书的小儿子送去学校,自己留的只是锅底油渣,那几年,她常吃的是掺了观音土的糙米饭,可只要孩子们能有一口油,她觉得值。   她的丈夫在她快七十岁时病故,两个儿子也早早离开人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她闭口不谈,但眼眶红过许多次,即便如此,她还是把剩下的孩子们拉扯大,看着他们娶妻生子。   林蛇母活得长,但生活一直简单,她从不挑嘴,家里吃啥她就吃啥,午饭后,她常在灶台边擀面条,或者包些水饺,下午饿了就煮来垫肚子,饮食一日三餐,简单、能吃下,也不浪费。   她的性格极好,很少和人争吵,邻居说,她总是笑呵呵的,哪怕遇上烦心事,也只说一句“顺着过吧”。   村里谁家有事,她总去帮忙,搬东西、照看孩子,能出力就不闲着,家里的百口人逢年过节聚在一起,院子里挤满了人,最小的重重孙绕着她叫奶奶,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到了晚年,子孙劝她别再吃猪油,怕血脂高,她把小饭盒藏在床头柜,等没人注意时舀半勺拌进粥里。   2015年体检,医生看着她的化验单直摇头,说她的血管弹性比很多中年人还好,她没牙的嘴咧开,笑出声来:“你们不懂,这是用来润日子的。”   她最后几年眼睛全盲,常卧床,但精神还好,2025年春天,她拉着玄孙的手,轻轻说:“猪油要熬老些,拌饭才香。”围在床边的家人听了,忍不住落泪。   林蛇母走后,村里的灶台前依旧时常飘出猪油香,年轻人嫌这习惯“土”,可老一辈都知道,这味道陪她过了一辈子,从清末到新中国,从战乱到太平,见证了她撑过所有风雨。   她没什么长寿秘诀,也没什么神奇方子,她靠的是粗茶淡饭,心宽气和,和家人的陪伴,她用一罐猪油,把苦日子熬得能下口,把家族撑到兴旺,她走了,但村里人提起她时,总说:“她那一笑啊,比什么补品都顶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九派新闻——福建最长寿老人今日出殡 膝下子孙100多人 村干部:老人100岁还能自理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