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大字不识的49岁老贫农,娶了小10岁女大学生。新婚夜,他爬过来,嘟嘴

陶陶讲史 2025-07-29 10:22:50

1971年,大字不识的49岁老贫农,娶了小10岁女大学生。新婚夜,他爬过来,嘟嘴要亲。女子一把推开他,抖成一团。谁料,8年后,她搂住老农,哭道:“跟我回城享福去!”

1971年,一个49岁的老贫农,大字不识,娶了个比自己小10岁的女大学生。新婚夜,他笨拙地凑过去,嘟着嘴想亲近,她却一把推开,吓得浑身发抖,像躲瘟神似的。谁能想到,8年后,她紧紧搂着这个老农,眼泪哗哗地流,嘴里喊着:“跟我回城享福去!”这俩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咋就走到一块儿了? 许燕吉的起点不低。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知名作家许地山,从小被书本包围着,长大后考进北京农业大学,成了村里人眼里的金凤凰。大学里,她和同学吴富融谈恋爱,结了婚,满心想着未来能有多美好。可惜,时代不给人喘气的机会。因为几句不小心的话,她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扔进监狱。狱里日子苦,她早产丢了孩子,吴富融却在这时候递来离婚纸,连面都不露就走了。出狱后,她身心都垮了,母亲老了,哥哥被下放到陕西,她只能收拾行李,去农村投奔哥哥,重新开始。 魏振德呢,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49岁,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早年老婆没了,留下个10岁的儿子科科,他一个人拉扯着。村里人都说他老实本分,干活勤快,对谁都客气。听说有个女大学生要嫁过来,还不要彩礼,他没多想就点头了。几天后,许燕吉带着一身疲惫来了,他没啥大想法,就想着给科科找个妈,给她一个落脚的地方。

刚结婚那阵子,日子不好过。许燕吉是大学生,哪里懂农村的活计?做饭烧柴不会,喂猪都手忙脚乱。魏振德不急,慢慢教她怎么干活,她学得慢,他也不烦。时间长了,她适应了农村的节奏,家务也能上手了。魏振德对她没话说,她病了,他就熬夜守着,天冷了就惦记着给她加衣服。村里有人拿她过去的事说风凉话,他听了就护着她,谁敢多嘴,他就瞪眼过去。 家里还有个科科,10岁的小男孩,刚开始不接受她。她喊他吃饭,他扭头就跑,连个好脸都不给。许燕吉的母亲来看她,科科还是那德行,喊了声就溜了,母亲看不上这孩子,她心里也急。后来,她跟魏振德商量,他直接把科科叫过来,让他认妈。科科不情愿,但还是改了口。从那以后,她把科科当亲儿子管,教他认字读书,犯错就罚,半点不含糊。 日子久了,俩人的关系慢慢变了样。魏振德没文化,但心实诚,对她掏心掏肺。她病了,他急得团团转,天冷了,他半夜起来给她掖被子。她呢,也不是白吃饭的,用自己读过书的脑子帮家里过日子,教科科读书,还想着法子让生活有点盼头。魏振德攒了点钱,买了桌椅,全家能坐一块吃饭了,家里有了点样子,鸡鸭也养起来了,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

8年后,到了1979年,许燕吉的冤案平了反,能回南京工作,在农科院做研究员。她拿着调令回村办手续,大队领导却问她走了老魏咋办。她回家跟魏振德一说,他抓着烟袋就要去找人讲理。她拦住他,说不扔下他们,要一起走。他没多说,几天后陪她再去找大队,磨了半天,总算办妥了。 到了南京,许燕吉托人给魏振德找了份养羊的活,他干得踏实,每天早出晚归。科科呢,在她教导下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日子越过越好,家里添了点东西,收音机、缝纫机都有了,笑声也多了起来。许燕吉常想自己的两段婚姻。吴富融满肚子学问,却在她最难的时候跑了,连孩子的死都不管。魏振德没读过书,却用最实在的心撑起这个家。她明白,婚姻这事,不是看谁学问大,而是看谁真心。 后来,他们在南京安了家,科科也成家立业,一家人过得和和气气。他们的故事不花哨,像农村的土炕,粗糙但暖和。爱情这玩意儿,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苦日子里的互相搀扶,才最真。

0 阅读:66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