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女子见一位老太太在街边卖知了壳,标价325 元一斤。女子心生怜悯,主动加价 5 元,按 330 元一斤全部买下,共支付 2191.2 元。回家后她发现, 10 只知了壳,竟有 8 只被塞入石头,有的甚至塞进 4到5 粒石头。女子瞬间愤怒:“有些老人,真不值得同情!” 7月23日,微吉州报道,女子看到一位老太太佝偻着背,手背裂得像枯树皮,在那里卖知了壳。 女子望见那背影,忽然想起已故的奶奶。 她当时就是来收购知了壳的,心头一软,也不货比三家了,便蹲下身问价,想把剩下的知了壳全买下,好让老人早些回家。 老太太一见到年轻人来问价钱,笑得可灿烂了,一个劲说她的知了壳是很饱满的,色泽鲜亮还很干净。 女子打听到知了壳意见325元,她觉得老人家也不容易,于是又加了5元,相当是330元一斤全买下了老太太的知了壳。 老太太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由于知了壳装在透明的大袋子里,女子也没有细心检查。 老太太很热心又小心翼翼把知了壳放在女子的车上。 女子几次想帮忙,都被老太太轻轻挡开,她跟女子说你们年轻人手重,别捏碎了。 女子当时以为老太太卖光了知了壳高兴,哪里知道她那个笑容是多么的意味深长。 老人家还主动提上车,女子瞬间觉得老人家真不错。 等女子回家检查,却发现,那些知了壳里面竟然有很多石头,她感觉很愤怒。 一只知了壳竟然塞有4到5个石头,剩下的都是塞一个石头,为了增加重量,竟然干出这样的事。 女子越想越气,她当时还觉得老人家可怜,没想到却被老人家心眼这么多,算计人那么深,她曝光了这件事,提醒大家不要同情老太太,有些人不值得同情。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年轻人经常被一些老人家坑了,我们总觉得他们不容易,去可怜他们,谁知我们才是那个小可怜。 那么,从法律上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5条规定:经营者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属于欺诈行为。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老太太在知了壳中人为塞入石头以增加重量,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 虽然老太太年事已高,但年龄不能成为免责理由。只要其行为构成欺诈,法律仍应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要求退还货款并增加赔偿三倍价款;若三倍金额不足500元,按500元计。 女子支付2191.2元卖知了壳,她可主张:退款2191.2元,赔偿6573.6元(三倍)。 也可向当地市场监管局举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50条,老太太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同情心不该被利用,法律是维权的底线武器。 如遇此类情况,建议果断维权,既保护自己,也警示他人。 对此,你怎么看?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一女子在地铁站等车时,看到一老太太拿着一张纸走过来问路,女子好心帮对方看纸上的地
【5评论】【13点赞】
普外科医生
去买菜。看到一个老人在路边卖菜,觉得他不容易,买了青菜,他说自己种的几斤绿豆,挺好,叫我一起买了。买回来一看,上面一部分绿豆是好的,下面大半全部是坏的。从此以后,我基本上都在超市买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