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994年5月,江苏盐城千秋大桥施工现场,竟然发生一件离奇怪事,早起的工人们更是惊讶不已,前一天晚上,刚用吊机往河中央插入的3根桥桩钢质护筒,居然踪迹全无。此事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对此颇为不解。 1957年射阳河大闸建成前,这河是直通黄海的。那时候的射阳河野性十足,据说连海豚、鲸鱼都会顺着潮水溜达进来,那场面,今天的人是想都想不到的。 在这些故事里,“老鼋”的出镜率最高。大概是1947年,有个姓刘的渔民,带着老婆孩子在船上过活。那天,他婆娘打水,一不小心把木桶掉河里了。老刘水性好,二话不说就一个猛子扎下去捞。可这一下去,半天没上来。他老婆急了,在船上哭喊。过了一会儿,老刘直挺挺地从水里冒出来,扒着船舷,脸色煞白,跟他老婆说:“你把孩子带大,别打鱼了,找个好人嫁了吧。” 话音刚落,人就像被什么东西拽着,直直地拖向河中心,最后消失不见了。岸边的老人叹气说,老刘是被“老鼋”收走了,他下水的时候,脚被老鼋的裙边给卷住了。 鼋,这东西长得像鳖,但比鳖大得多。资料上说,我国发现最大的鼋,背甲直径也就1.8米。可在当地老人的嘴里,射阳河里的老鼋,那可是“头有铁锅大,背像八仙桌”,而且不止一只。真假难辨。 时间来到1994年。对于千秋镇的人来说,这是个大年份。因为,千秋大桥要动工了。这座桥,全长420多米,是盼了几辈人的工程。它的建成,意味着射阳河两岸千百年来的摆渡历史将彻底终结。大伙儿心里那个热乎劲,就别提了。 工程队热火朝天地干着,一切都很顺利。直到5月28号的清晨。 那天早上,工人们跟往常一样来到工地,可往河中央一看,所有人都傻眼了。前一天晚上,他们才用大型船吊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安放到7号桥墩位置的三根钢质护筒,竟然不见了! 这个护筒,是用来浇筑水下桥桩的,像个巨大的铁桶。一节就有一吨重,十节叠在一起,那就是十吨!而且为了固定,顶部还用四根粗大的钢缆拉着。一个十吨重的、被牢牢固定的庞然大物,在一夜之间,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工地上瞬间就炸了锅。指挥部的人来了,第一反应是被人搞破坏了?可谁有这么大能耐,在河中央悄无声息地弄走十吨重的钢材?又或者是被夜里的大船撞了?可查来查去,那晚根本没有大型船只经过的记录。 排除了所有的人为可能后,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片幽深的水面。难道,水底下有“东西”? 这事儿可就严重了。它不再是丢了点材料的问题,而是关乎整座大桥未来的安全。指挥部不敢怠慢,赶紧从青岛请来了两位专业的潜水员。 潜水员下水后,工地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过了许久,两人终于浮了上来。可他们俩的反应,比护筒消失本身还要诡异。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那两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出水后面色惨白,嘴唇哆嗦,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们什么也没解释,只是连连摆手,上岸后火速收拾好装备,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为了搞清楚真相,也为了大桥的安全,工程指挥部下了血本,又从上海水产学院请来了四位教授,还请了南京乌龙潭公园的一位龟鳖鼋专家。专家组到达后,没有贸然下水,而是对潜水员之前描述的区域进行了水下探测,并提取了水底的泥沙样本。 潜水员虽然吓得不轻,但还是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在护筒原本位置的东边大约20米处,水底有一个直径5米、深不见底的巨型坑洞,坑壁异常光滑。周围还散布着十几个直径两三米的小坑。 专家们的结论,非常严谨,也很有意思。他们首先肯定了一点:水下确实存在大型活体动物。护筒的“失踪”,极有可能与这个水下动物有关。 专家说,很多水生动物都有自己固定的洄游或活动路线,就像我们每天上下班走同一条路一样。现在,你突然在它家门口放了一个十吨重的大家伙,挡了它的道。它会怎么办?它会本能地觉得这是个障碍,要去清理、去推开。 护筒虽然在陆地上重达十吨,但在水里,因为水的巨大浮力,它的实际重量会大大减轻,抗冲击的强度也随之削弱。相反,水下动物在水里发力,几乎没有阻碍,冲击力会成倍增加。 至于那个光滑的巨坑,很可能就是这个生物长期盘踞的巢穴。 那么,这个神秘的水下生物,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老鼋”呢?专家们没有给出定论。他们是科学家,讲究证据,在没有亲眼见到实体之前,不能下结论。 但他们给出了一个让工程指挥部安心的预测:这个生物不会影响大桥日后的安全。 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印证了专家的说法。施工队调整了方案,加强了桥桩的稳固措施,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怪事。1995年8月,千秋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如今三十年快过去了,大桥依然稳稳地矗立在射阳河上,天堑变通途。
故事:1994年5月,江苏盐城千秋大桥施工现场,竟然发生一件离奇怪事,早起的工人
历史脑洞
2025-07-28 16:12:12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