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张文荣被美军俘虏后叛变,在奉命打入志愿军内部时,他却在跳伞前将一颗手

风城春史呀 2025-07-28 15:09:53

1952年,张文荣被美军俘虏后叛变,在奉命打入志愿军内部时,他却在跳伞前将一颗手雷扔进机舱中:“Good bye!”    1952年2月19日深夜,朝鲜铁原以西的上空,一架美军C-46运输机在黑暗中轰鸣前行。   机舱内,志愿军战俘张文荣佯装镇定,低头整理着伞包,眼神却不时扫向身旁的美军中尉哈里森。   引擎的震动声盖不住他心跳的加速,手心里的汗早已浸湿了藏在口袋中的手雷引信。   就在跳伞前的最后一刻,他猛地站起,转身将手雷扔向机舱中部,嘴里用英语低吼了一声:“Good bye!”   随即,爆炸的火光撕裂夜空,机身剧烈抖动,张文荣纵身一跃,消失在冰冷的寒风中。这一声告别,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1951年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得如火如荼。张文荣,作为志愿军60军180师的一名报务员,本该在前线传递生死攸关的情报。   然而,命运却在那一场突围战中狠狠摔了他一跤。180师被美军围困,突围失败,张文荣和其他数千名战友沦为战俘,被押送到韩国巨济岛战俘营。那里的日子,简直是人间炼狱。   探照灯彻夜扫射,铁丝网上挂着试图逃跑者的尸体,厕所里恶臭混杂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霉变的米饭硌得牙齿生疼,薄毯上爬满虱子。   美军和台湾特工更是变着法子折磨“亲共战俘”,用钢管殴打,甚至以“治疗冻伤”为名,将健康的战俘绑上手术台锯掉腿脚。   张文荣亲眼目睹战友被摧残得不成人形,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但他知道,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他选择了隐忍,假意“投降”,甚至签下效忠书,只为等待一个复仇的机会。

在巨济岛战俘营,张文荣被美军选中,送往东京接受间谍训练。地下室里,悬挂着满洲地图,日本教官伊藤正一腰佩昭和军刀,冷眼逼迫他背诵电台密码。张文荣表面顺从,成绩优异,甚至赢得了美军的信任,但内心却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他在日记残页中写道:“效忠书是纸,烙铁下的血才是真。”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想起战俘营里战友的惨叫,想起自己被俘时手中那把磨损严重的苏制步枪。   他知道,自己必须活着回去,必须为那些受苦的兄弟做点什么。训练结束后,美军决定派他和另外四名“叛变”战俘空降铁原以西,执行破坏任务。   张文荣明白,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不是去破坏自己的祖国,而是要毁掉这架载着他耻辱的飞机。

回到1952年2月19日那晚,C-46运输机的机舱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哈里森中尉坐在一旁,不时擦拭着手枪,眼神里透着怀疑。   张文荣佯装整理伞包,手却悄悄捏紧了手雷的引信。他的心跳快得像要炸开,但脸上却强装镇定。就在跳伞顺序轮到他时,哈里森突然要求检查他的口袋。张文荣心头一紧,硬着头皮用英语说:“这是我的护身符,碰不得。”   哈里森犹豫了一下,最终没再坚持。张文荣暗自松了口气,趁着所有人注意力分散的瞬间,他猛地拉开手雷引信,朝机舱中部扔去,同时大喊:“Good bye!” 爆炸的巨响瞬间吞没了引擎声,火光映红了他的脸,机身剧烈倾斜。   他没有犹豫,纵身跳出舱门,冰冷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脸颊。伞包打开的那一刻,他看着下方黑漆漆的山林,泪水混着风沙滑落——他终于用行动洗刷了耻辱。

张文荣成功降落后,历经艰辛回到了志愿军阵地。归队时,他身上破旧的棉服几乎遮不住冻疮,左颊的伤痕清晰可见,手中紧握的那把苏制步枪枪托早已磨得光滑。他在审讯中反复说:“我必须毁了那架飞机,这是我对战俘营兄弟们的交代。”   据档案记载,那架C-46运输机确实因爆炸坠毁,美军损失惨重,而张文荣的行动也被证实为一次成功的反间谍作战。   事件发生三天后,朝中方在停战谈判中出示证据,揭露美军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暴行,张文荣的名字也被写入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册。   如今,北京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他用过的手雷拉环,解说词写道:“拉断的环扣,如同挣脱的锁链。”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救赎,更是一个普通战士对祖国和战友的忠诚。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虎痴

虎痴

2
2025-07-28 16:12

[赞][赞][赞]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