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53岁的明珠大摆寿宴,他端坐正中等待鱼贯而入的朝臣来送礼。这时,御史

吴仁磊说 2025-07-28 11:27:51

1688年,53岁的明珠大摆寿宴,他端坐正中等待鱼贯而入的朝臣来送礼。这时,御史郭琇前来“祝寿”,他将一份特殊的礼单塞到明珠手中,待明珠打开一看,顿时昏厥过去。

1688年,53岁的纳兰明珠正值人生巅峰,大摆寿宴收礼收到手软,朝臣排队献媚,场面热闹得像过年。可谁也没想到,御史郭琇冷不丁地闯进来,手里塞给明珠一份“礼单”。明珠满心欢喜打开一看,脸色煞白,直接昏了过去。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清朝康熙年间那帮大人物讲起。当时朝廷里,纳兰明珠、索额图和高士奇是响当当的三巨头。明珠是满人出身,靠着聪明才智和八面玲珑爬上了高位,康熙二十几年间,他几乎成了朝中一手遮天的人物。索额图跟他斗得你死我活,最后被明珠和高士奇联手搞下台。可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明珠的好日子也没持续多久,就栽在了郭琇手里。 郭琇是山东人,1638年生的,从小就聪明,31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33岁考上进士,简直是开了挂的人生。他性子直,带着山东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儿,进了朝廷当了监察御史。这官职不大,但管的事儿可不小,专门盯着官员的毛病挑刺儿。1688年,他50岁,正值壮年,胆子也大得吓人,接连干了几件大事儿,愣是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第一件大事儿,是他弹劾河道总督靳辅。靳辅管黄河九年,水患没治好,钱倒是花了一堆,郭琇看不下去,直接上书康熙,说靳辅尸位素餐,浪费国库。这奏疏递上去,靳辅就被革职了。不过这事儿也有争议,治河不是件简单活儿,靳辅虽然下了台,后来朝廷还得临时把他拉回来救场。郭琇这一炮打得响,但也让人觉得他有点一根筋。 接下来,就是明珠这档子事儿了。明珠在朝中权势滔天,手下党羽无数,贪起钱来那叫一个狠。早几年,于成龙就偷偷跟康熙告过明珠的状,说他贪污腐败,可康熙没啥反应。郭琇憋不住了,决定自己上。1688年,正赶上明珠53岁寿宴,这老家伙大操大办,朝臣们送礼都得排队预约,礼物清单长得跟账本似的。明珠那时候得意得很,低级官员送的礼他都不正眼瞧,只对大人物点个头,摆足了架子。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郭琇来了。他是左都御史,官职不低,但跟明珠这种权臣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明珠听说他来,心里有点犯嘀咕,郭琇这人从不巴结权贵,突然跑来“祝寿”,总觉得不对劲。果不其然,郭琇一进门,客套两句后,从袖子里掏出个红包递给明珠。明珠还以为是啥好东西,乐呵呵地让人收下。郭琇喝了杯酒就走了,可没等明珠缓口气,门外喊了一声“圣旨到”,整个宴席都安静了。

明珠赶紧打开红包一看,傻眼了——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份弹劾他的奏疏副本。郭琇在这奏疏里把他老底儿揭得干干净净,列了十几条罪状,什么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条条都有鼻子有眼儿。明珠这人平时嚣张惯了,哪受得了这个,当场腿一软,昏过去了。紧接着,圣旨宣读,证实郭琇说得没错,康熙直接下令革了明珠的职。这场寿宴从高潮跌到谷底,明珠的政治生涯算是彻底完蛋。 明珠倒台的事儿,轰动朝野。他在位时贪得太多,得罪的人也不少,郭琇这一击算是替不少人出了气。明珠这人历史上名声不好,贪腐的事儿在《清史稿》里写得清清楚楚,后人提起他,多半是摇头叹气。郭琇呢,靠着这手绝活儿,名气更大了,但他没停下来,第二年又把矛头对准了高士奇。 高士奇是康熙的近臣,靠着才学得了皇帝欢心,可背地里也没少干见不得人的事儿。郭琇早看他不顺眼,攒了一堆证据,写下第三封奏疏。这次他更狠,直接在南书房当着高士奇的面跟康熙告状,把高士奇的罪行抖了个底朝天。康熙本来挺喜欢高士奇,想护着他,可证据摆在眼前,没辙,只好把他也罢免了。

郭琇这三封奏疏,干掉了三个大人物,自己也成了朝廷里无人不知的“铁面御史”。可这么干,仇人也多了起来,政敌天天找他麻烦,想把他拉下马。郭琇倒是不在乎,他不靠任何派系,就凭着一身正气干活。1702年,他因病退休,走的时候家当简单得可怜,就两只木箱,一个装衣服,一个装书。康熙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骨鲠之臣”,还感慨朝廷里这样的人太少了。 晚年的郭琇回了山东老家,过得清苦,1714年去世,76岁。他留下的故事,被写进《清史稿》,成了清官的标杆。那三封奏疏,不光是他的得意之作,也给康乾盛世的清明政治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331

猜你喜欢

吴仁磊说

吴仁磊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