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忽必烈把玩着手中的酒碗,感叹道:“你当初耗尽国财打造陵墓,可有想到自己的头

吴术轩说 2025-07-28 11:05:44

一天,忽必烈把玩着手中的酒碗,感叹道:“你当初耗尽国财打造陵墓,可有想到自己的头盖骨会被做成酒器,如今却捧在我的手里呢?”这只珍贵的碗直到朱元璋称帝后,才以帝王之礼被安葬在了南京。

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个皇帝,在位40年,仅次于宋仁宗。他原名赵与莒,生于1205年,是宋太祖的十世孙,出身皇室旁支,家里没什么政治背景。早年在绍兴过得低调,干点文书活儿,谁也没想到他会当皇帝。1224年,宋宁宗去世,没留子嗣,权臣史弥远和杨太后废了原太子赵竑,伪造遗诏立他为帝,赵竑很快被处死,赵昀就这样糊里糊涂上位了。 登基后,他没啥治国心思,政务全扔给史弥远,自己只顾享乐。宫里天天笙歌不断,宴会没日没夜,朝臣急得不行也没辙。1225年,他追封朱熹为“徽国公”,装模作样重视理学,可国政还是不管。1233年史弥远死后,丁大全等权臣接手,他照旧不管不问。 1234年,他联合蒙古灭金,金国本来就快不行了,联手后很快完蛋。但他还不满足,想收复失地,发动了“端平入洛”,结果宋军粮草跟不上,撤退了事。这下捅了马蜂窝,蒙古以此为借口全面攻宋,南宋从此走下坡路,1259年连长江以北都丢了。

晚年赵昀更离谱,特别好女色,临安名妓常被召进宫。最出名的唐安安,长得好看还会唱跳,把他迷得不行。朝臣拿唐玄宗劝他,他还嘴硬,说自己没那么昏庸,挺会自我安慰。1264年,他59岁病死,没子嗣,由侄子赵禥继位。他的死没啥波澜,可死后却没消停。 南宋亡后,元朝统治江南,来了场文化大破坏。1285年,元僧杨琏真迦带着宰相桑哥的撑腰,跑去绍兴盗掘南宋皇陵。这家伙是个恶名远扬的和尚,1277年被忽必烈封为江南释教都总统,管佛教事务,可他专干毁寺辱佛的事。这次瞄准了宋理宗的永穆陵等六座陵墓。 陵墓守卫罗铣拼命拦着,可哪打得过这群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杨琏真迦撬开棺椁,宋理宗遗体因水银防腐保存完好,珠宝锦缎满眼都是。他们抢走夜明珠等宝贝,把遗体倒挂在枯树上,水银滴了一地,惨不忍睹。

七天后,杨琏真迦取下头骨,打磨镶铜,制成酒器献给忽必烈。这东西成了元朝炫耀胜利的工具。这还不算完,他还挖了高宗、孝宗等陵墓,把帝后遗骨混着牛马骨埋在临安故宫,建了个十三丈高的“镇本”塔,想压宋朝的气运。这种糟蹋文化的行径让人气炸,后世骂他“妖僧”,他在飞来峰的石像也被砸了,活该遗臭万年。 1368年,朱元璋打下元大都,建立明朝。他在宫里清点宝物时发现了宋理宗的头骨酒器。朱元璋出身穷苦,知道历史传承的分量,决定给前朝正名。1369年,他在南京办了场隆重的葬礼,士兵列队,礼官捧着裹黄绸的木匣,把头骨葬下,场面肃穆。 1370年,他又让人把头骨送回绍兴永穆陵旧址。路上仪仗队一路安静,百姓夹道看着,头骨终于和遗骸合葬,恢复了点帝王尊严。这事不光是悼念宋理宗,也表明明朝接续汉族正统的心态,士人都挺支持。

0 阅读:52
吴术轩说

吴术轩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