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毛主席关系很好,后来分道扬镳的几人,最后怎么样了? 第一位:贺子珍 贺子珍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陪伴了毛主席艰苦的十年。1927年毛主席上井冈山时和贺子珍相识。起初毛主席以为这是袁文才的女儿,因为当时贺子珍芳龄18,看起来十分俊俏。袁文才觉得毛主席身边连个秘书也没有,便让贺子珍去临时照顾毛主席,二人在相处中慢慢熟悉。 1928年春,在去永新做调查时,二人感情升温,在陈毅朱德等人的见证下,二人结婚。此后,在毛主席工作和身体双重困难的情况下,贺子珍一直陪伴在身边。贺子珍也是走完长征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但是1937年到延安后,因为各种原因,贺子珍离开延安去了苏联,没想到这一去改变了她的后半生。她回国后,仅在1959年见了毛主席一面,几十年一直独自在南方生活和工作,一直到1984年逝世。 第二位:张国焘 毛泽东与张国焘相识甚早,早在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就见过张国焘。但是毛主席日后回忆,张国焘握手都不握,很明显看不起。因为张国焘是正儿八经的北大高材生。革命开始后,张国焘在党内参与了诸多重要决策和事件。但是他野心很重,和毛主席见面后,表面上真诚地拥抱,还说怀念在北大的旧情,实际上一直想着拥兵自重。会师之后,围绕红军的行动方向和战略计划,毛张之间出现了严重分歧。张国焘多次违背中央既定原则,矛盾激化,甚至还成立临时中央,妄图另立山头,与中央对抗。 1936年12月,张国焘到达保安,中央对所犯错误进行批判,但张国焘趁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蒋介石,成为叛徒。1949年后,张国焘离开中国,197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病死。 第三位:陈独秀 陈独秀和毛主席的关系很好,在北大图书馆打工时,陈独秀和李大钊辅导了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北大,毛主席多次拜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后来建党时,陈独秀和毛主席一起闹革命,多次长谈,情谊很深。但慢慢地,随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因为和中央思想不一致,慢慢离开中央领导岗位。 后来被国民党关在监狱,一直到1937年出狱。当时毛主席委托周恩来等人,请陈独秀回延安工作,但陈独秀拒绝了,而是回到了江津老家孤独终老。其实陈独秀晚年大可不必如此凄惨,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两条路,第一,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出任国民党劳动部部长,但他狠心拒绝。第二,接受北大时期的好友胡适的邀请去美国,买个小房子安安静静做个利己主义者,但他也拒绝了。1938年6月,陈独秀坐上一只小船,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回到了老家江津,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去世,有朋友说,陈独秀的晚年生活拮据,清冷凄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多次缅怀这位曾经的恩师。1953年,毛主席抽空时来到安徽视察,在和安庆书记聊天时突然说起来了这位北大的老师。书记告诉毛主席,陈独秀有个娃娃过得不好,现在去了窑厂工作,生活艰难,听说把北京的老宅都给卖了……其实就是陈松年。毛主席得知后,感慨地说道:“哎,何必卖房子呢,生活困难可以照顾嘛。”随后,根据毛主席“陈独秀的后人有困难可以照顾”的指示,当地政府对陈独秀的后人给予了特殊关照。 第四位:萧子升 说起萧子升,真的太可惜了,如果他没有和毛主席分手,以后一定可以当大官!毛主席1936年和斯诺谈话时,曾说到自己青年时期最好的朋友。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毛主席和萧子升关系极好,主要的是,他俩在志向抱负、治学态度、品行修养等方面更加相近,并能以诚相见,取长补短。据统计,1915年6月至1916年7月的1年时间内,毛泽东致萧子昇的信件有11封。日后萧子升在回忆时,曾专门写道他们在1917年暑假去周边县城“穷游”的故事,足见他们感情至深。 他们真正有了矛盾是在萧子升回国以后,二人的革命思想发生分歧,萧子升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最后二人分道扬镳。萧子升不主张革命,最后他去了国外,生活在乌拉圭。解放后,毛主席一直挂念着这个老朋友,他曾给萧子升写信,让他回国工作,但是被拒绝。1976年11月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临终留有遗嘱,希望把他的遗体运回中国湖南湘乡(他故乡)安葬。
曾和毛主席关系很好,后来分道扬镳的几人,最后怎么样了? 第一位:贺子珍 贺子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7-28 08:36:47
0
阅读: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