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17日,太行山初雪,气温低至零下5度。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山西武乡县

粉色大猫聊热点 2025-07-27 21:34:35

1940年11月17日,太行山初雪,气温低至零下5度。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山西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总司令的灶台就在村东庙旁一间简陋的夯土房里。 厨房不大,灶台铁锅直径1.2米,食材储藏室有双锁制度,岗哨日夜把守,安全措施堪称严密。然而,这天却出了大事。 民兵队长莫三航突然冲进保卫部,气喘吁吁地报告:“我亲眼看见炊事员高二根在朱总司令的酸辣汤里下毒!村口古槐树下我看得清清楚楚!” 他还拿出一只死鼠,信誓旦旦地说:“这是试毒的结果,汤里有毒!”高二根,四川籍战士,方脸泛着油光,常年围着灶火忙碌,平日里老实巴交,谁也没想到他会被指控投毒。 高二根被绑起来时,棉袄扯破,露出紫黑的伤痕,嘴里不住喊冤:“我没干!莫队长你咋能血口喷人!”可莫三航一口咬定,态度强硬,甚至提出要立刻处决高二根。 保卫部的战士们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不安。毕竟,朱总司令的安危关乎整个根据地的命脉,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时,杨奇清闻讯赶来。他没急着下结论,而是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死鼠,皱着眉头闻了闻那股酸馊味。 随后,他拿起试毒用的青花瓷碗残片,翻来覆去地观察,又让人端来饭菜,亲自闻了闻烫手的汤汁。窗外风雪呼啸,屋内油灯摇曳,窗纸上映出他沉思的剪影。 杨奇清转头看向莫三航,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感:“你说在村口古槐树下看见的?那地方离厨房十五步,视线被墙挡着,你咋看得清?再说,毒药从哪儿来的?高二根一个炊事员,哪有渠道弄毒?” 莫三航支支吾吾,眼珠子往右瞟,额头渗出冷汗,嘴里却硬撑:“我……我就是看见了!毒药肯定是他偷的!” 杨奇清冷笑一声,目光扫过莫三航裤脚上沾着的山茄草汁——那是当地一种有毒草药,普通人根本不会去碰。 他猛地提高声调:“莫三航,你裤脚这草汁咋回事?说!你是不是自己弄的毒,想栽赃给高二根?”这一问如雷贯耳,莫三航腿一软,差点跪下。 经过彻夜审讯,杨奇清通过三重验证推翻了莫三航的伪证:一是内线核实,高二根曾被日军俘虏过,但早已证明忠诚;二是毒物来源追查无果,高二根根本接触不到砒霜这类毒物;三是莫三航行为异常,他急着推荐自己人接任炊事员,明显别有用心。 最终,真相大白——莫三航才是日军安插的特务,他伪造投毒案,企图除掉高二根,混进总部厨房伺机下手。 审讯到最后,莫三航被押走时,腰间露出一把南部式手枪——那是日军特务的配枪,铁证如山。他左眉上的疤痕在灯光下格外刺眼,嘴里还在狡辩:“你们没证据!”杨奇清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只说了一句:“证据?你的裤脚、你的枪,就是证据。” 这场“投毒案”背后,是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的疯狂渗透。当时,日军在华北地区频频使用投毒、暗杀等手段,试图瓦解八路军高层领导。 朱德总司令的灶台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而莫三航这样的伪军改造人员,正是日军安插的棋子。 高二根被放出来时,嘴唇上的血迹还没干,眼神里满是委屈。他哽咽着对杨奇清说:“部长,我就是个做饭的,咋会害总司令呢?我家在四川,爹娘还等着我打完仗回去……” 杨奇清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一碗热汤:“回去好好干,朱总司令的饭还得你做。”那一刻,风雪依旧在窗外咆哮,但屋内的炭火却让人感到一丝暖意。 而莫三航的下场,则是按照八路军《特务分子处理办法》被严惩。他的阴谋不仅失败,还暴露了日军在根据地的更多暗线。 杨奇清连夜批文,呢大衣上沾满墨渍,油灯下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坚毅。这场锄奸行动,保住了朱总司令的安全,也为太行山根据地扫除了一大隐患。 1940年的这场风雪,早已被岁月掩埋,但杨奇清抽丝剥茧的智慧和高二根的冤屈,却成了抗战隐蔽战线上的一个缩影。 那时的太行山,每一碗酸辣汤、每一块窝头背后,都可能藏着生死较量。 杨奇清曾说:“锄奸如除草,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而高二根,或许只是千千万万普通战士中的一个,但他的清白,值得被历史铭记。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