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这人对咱们中国,既有过实打实的帮忙:把斯大林攥着不给的旅顺港还了回来,困

波览历史 2025-07-27 21:13:56

赫鲁晓夫这人对咱们中国,既有过实打实的帮忙:把斯大林攥着不给的旅顺港还了回来,困难年月送来上百万吨粮食,还帮着建起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可偏偏也是在他手里,中苏这对曾经的 “老大哥” 和 “小兄弟”,关系一步步走到了冰点。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说起来可真不简单。   先说说旅顺港这事儿。早年间,根据那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旅顺港被苏联租了去,租期一订就是三十年。   斯大林在世的时候,压根没提过归还的事儿,好像这地方就成了苏联的囊中之物。   到了赫鲁晓夫上台,情况有了变化。1954 年,他带着一大帮人来中国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明面上是道贺,暗地里其实是想改善两国关系。   他一琢磨,苏联军队总赖在人家中国的地盘上,确实不怎么地道,传出去还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面子。   不过这事儿办得也没那么顺。苏联那边有个叫伏罗希洛夫的大人物就不乐意,觉得把旅顺港还回去,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会打折扣。   赫鲁晓夫磨破了嘴皮,说现在不还,以后想修复关系都没机会了,好说歹说才把这事敲定。   转年,旅大地区总算回到了祖国怀抱,虽说交接过程中,苏联想在那儿立个日俄战争纪念碑的小插曲让人有点不痛快,但总归是了却了国家的一桩大事。   再讲讲粮食援助。1959 年到 1961 年那几年,咱们国家遭了大灾,地里收成差,老百姓吃饭都成了难题。   那会儿西方国家都等着看咱们的笑话,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其他国家也都跟着苏联的风向走,没人敢伸手帮忙。   就在这节骨眼上,赫鲁晓夫松了口,说可以给咱们 100 万吨粮食,还有 50 万吨古巴糖,算成贷款,那 10 亿卢布的欠账能分 5 年还,还不用算利息。   这虽说不是白给,但在当时那种难处,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多少人靠着这些粮食熬过了最苦的日子。   还有原子反应堆的事儿。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美国动不动就拿原子弹吓唬人,咱们没这玩意儿,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可自己从头搞,技术、设备啥都没有,只能求到苏联头上。赫鲁晓夫点了头,让下面的人帮着咱们建起了核反应堆,还让咱们的人去苏联学习技术。   后来咱们能在六七十年代搞出自己的核武器,这事儿上苏联确实帮了大忙。   可谁也没想到,这好光景没持续多久,两国关系就开始走下坡路。   1956 年,赫鲁晓夫在他们党代会上把斯大林批了个体无完肤,还说要搞什么 “三和路线”,咱们这边听着就不太舒服,觉得这事儿办得太鲁莽,把社会主义阵营的面子都丢了。   到了 1958 年,矛盾就更明显了。咱们想着,之前说好帮着搞核武器和核潜艇,那就赶紧兑现啊。   可苏联那边却提条件,说要在咱们这儿建个长波电台,还想跟咱们凑个联合舰队。这事儿在咱们看来,分明就是想插手中国的军事,哪能答应?   咱们说电台可以建,钱咱们出一半,技术你们出,主权必须归中国,可苏联不干。联合舰队那事儿,毛主席直接就顶回去了,说这不是明摆着要控制我们吗?   同年,咱们解放军炮击金门,没提前跟苏联打招呼,他们那边就老大不乐意,觉得咱们没把他们当 “老大哥”。转过年来,苏联又变卦了,说要跟美国谈禁止核试验,就把给咱们的核援助给停了。   中印边境闹矛盾的时候,苏联的塔斯社没跟咱们商量,就发了个中立的声明,这不明摆着拉偏架吗?   1959 年国庆那会儿,赫鲁晓夫来中国,跟毛主席他们吵了一架,两人脸色都不好看。到了 1960 年,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赫鲁晓夫带着一帮人围攻咱们的代表团,还把 “大跃进” 拿出来说事儿。   没过多久,苏联就下了最后通牒,把在华的专家全召了回去,之前签的经济合同也全撕了,这一下,咱们好多在建的项目都停了摆,损失可不小。   往后的日子,两国就越闹越僵,从政党之间的争论,慢慢变成了国家间的矛盾,到 1969 年,珍宝岛和新疆边界甚至动了手,曾经的盟友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手。   现在回头看,赫鲁晓夫这人确实挺复杂。他帮咱们办的那几件事,实实在在解决了大问题;可也是在他手里,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   这背后,既有国家利益的盘算,也有意识形态的分歧,或许还有他个人行事风格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那段历史都在提醒咱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利益和原则,永远是绕不开的坎儿。   信息来源:赫鲁晓夫的对华援助——光明网-文摘报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