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6年,担任大将军职位的福康安因为生病,与世长辞在定西。 一个被乾隆视如己出的将军,一个清朝唯一的异姓王,却在人生巅峰时猝然离世。福康安的死亡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嘉庆继位后立即对他的家族痛下狠手?这位传奇将军的身世至今仍是历史未解之谜。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说起这个出身,就不得不提富察家族在清朝的显赫地位。傅恒是乾隆朝的重臣,而孝贤皇后更是乾隆的挚爱。福康安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不过福康安可不是什么纨绔子弟。早年为御前侍卫出身,这个职位听起来轻松,实际上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要求极高。能当上御前侍卫的,不仅要武艺高强,还得品行端正,深得皇帝信任。福康安在这个位置上干得不错,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 后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此后历任陕甘、闽浙、两广、四川、云贵总督。金川之战是乾隆朝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福康安在这次战争中初露锋芒。打仗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福康安确实有两把刷子。从一个御前侍卫到封疆大吏,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更厉害的是,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这几场仗都不好打,特别是廓尔喀之役,那可是跨国作战,难度相当大。乾隆皇帝要求福康安军队在40天内从西宁赶到西藏拉萨,在当时的交通情况来看,这个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可福康安偏偏做到了,这份本事确实让人佩服。 说到福康安受宠的程度,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这已经是异姓臣子能得到的高等爵位了。但乾隆还不满足,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加贝勒衔,赏戴三眼花翎。要知道,贝勒是王爷才能有的爵位,福康安一个外姓人能得到这个待遇,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独一份。 关于福康安的身世,民间一直有传言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这个说法虽然史学界不认可,但确实解释了为什么乾隆对他如此特殊。不管真相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乾隆确实把福康安当成了自己人。 1796年5月,正是这样一个风头无两的人物,却在定西军中病逝了。同年五月他在军中去世,那时他才42岁,正是壮年。什么病能让一个身强力壮的将军说没就没?史书上只说是病死,具体什么病却语焉不详。 福康安的死讯传到京城后,乾隆的反应很能说明问题。晋赠嘉勇郡王,谥文襄。追封王爵,这在清朝历史上极其罕见。乾隆这么做,明显是想给福康安一个说法,也算是对这个"儿子"的告慰。 可惜好景不长。嘉庆皇帝亲政后,很快褫夺了老爸乾隆爷给予福康安家族的各项殊宠,将其后人的爵位一降再降,直至发配新疆伊犁。嘉庆这么做的原因很明显:他要清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福康安家族的特殊待遇在他看来就是不合理的。 新皇帝上台,清算前朝重臣,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嘉庆对福康安家族下手之狠,还是让人意外。从王府贵族到流放边疆,这个落差太大了。可见嘉庆对父亲宠信福康安这事儿,心里早就不爽了。 福康安这个人,确实有本事,战功赫赫。但他在军中的作风也有问题,在军中习于奢侈,赏赐极滥。打胜仗固然重要,但军费开支太大,国库受不了。这可能也是嘉庆后来清算他家族的原因之一。 回过头来看,福康安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生前荣耀无比,死后家族惨遭清算。他的人生轨迹,既反映了清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也说明了在皇权专制下,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福康安病逝定西的真相至今仍是谜团,他与乾隆的特殊关系更是历史上的未解之案。这位清朝唯一的异姓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怎么看待他的功过是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总结了窦建德失败的原因,终于明白了李密当年的无奈窦建德在洺水之战被李世民
【1评论】【1点赞】
用户17xxx85
真要说长得像的话,其实福大帅的堂哥明瑞的正面照是最像的了,看正面画像还以为是老隆子,但是头顶是双眼花鸰,明瑞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