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毛主席对陈毅说:“上海解放了,你就去当市长!有什么要求嘛尽管可以提

品古观今呀 2025-07-27 15:13:51

1948年底,毛主席对陈毅说:“上海解放了,你就去当市长!有什么要求嘛尽管可以提,不过,进上海我们是打不得一点儿败仗的。”   淮海战役打完,全国解放的大局基本定了,接下来解放军的矛头自然就指向了上海和南京。   中央早就盘算好了,先拿下南京、杭州,再回过头来包抄上海,这叫“迂回包围”,稳扎稳打。   刘伯承和陈毅到了西柏坡后,中央五大书记就找他们谈话,毛主席直接对陈毅说:“等上海解放了,你就去当市长!”   还特意叮嘱,“进上海这一仗,咱们输不起,美国人都在看笑话,说咱们共产党进得了大上海,不出三个月就得卷铺盖走人,接管上海,就是看咱们有没有本事管好大城市。”   为了把上海接好、管好,毛主席可是下了大功夫,他亲自翻资料,一遍遍听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晓汇报,开了好多座谈会。   陈毅也没闲着,他跟党中央提了个要求,让上海局选三四十个干部去东北解放区学城市管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接管上海、南京的骨干。   4月份,解放军百万大军过了长江,在江南地界追着国民党残兵打,20号那天,党中央批了陈毅当上海市军管会主任,粟裕当副主任。   没过几天,毛主席亲自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约法八章》就发了下来,三野也跟着制定了《入城守则》,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种细节都写进去了。   可就在这时候,出了点小意外,解放军往上海推进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多了,眼看就要解放上海,可准备用来稳定金融的人民币还没印好,最要命的是,部队的入城纪律教育还没完全到位。   陈毅找到粟裕,有点着急:“老粟,你们这仗打得也太快了!”粟裕也没想到会这么顺,笑着说:“我也没料到啊!”   陈毅说:“要是部队就这么浩浩荡荡冲进上海,保不齐就跟进南京时那样,战士在总统府院子里放马,把地毯垫在马屁股底下接马粪,那上海不就乱套了?我看进攻得推迟,不然解放了也管不好。”   粟裕一听也觉得在理:“你们都不进,我一个人进去干啥?还是准备充分点好,要不就把进攻时间往后推推?”   陈毅赶紧给党中央发电报,说最好能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进上海,5月3号,中央军委回电同意了,巧的是,那天杭州正好解放。   转天陈毅就到了丹阳,晚上就开了总前委会议,听粟裕他们讲上海战役的计划,当场布置了接管准备和干部培训的事情。   没过几天,陈毅特激动的宣布:“同志们,咱们要进城了!”台下掌声响了半天。   他在会上定了两条铁规矩:一是市区打仗不准用重武器,二是部队进城后一律不准进民宅。   他说这第二条必须无条件执行,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破例,这是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就在这次会上,新的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成立。   5月12号,解放上海的战斗打响了,13天后,上海全城解放,26号凌晨,陈毅带着部队进了市区。   那天天不亮还下着小雨,路特别滑,陈毅他们直奔沪西的圣约翰大学,其他接管干部去了徐家汇交通大学。   到了学校谁都没占用师生宿舍,都挤在二楼的大教室里,铺块毯子就躺在地板上休息,这就是他们进上海的第一个晚上。   5月27号,上海彻底解放,军管会正式对外宣布成立,转天上午,接管旧市政府的人员进驻了原来的市府大厦,5月28号就成了上海解放纪念日。   现在回头看,毛主席当时选陈毅当市长,真是选对了,陈毅既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又懂怎么跟各界人士打交道。   而且他心细,知道进城不是打胜仗那么简单,硬是把进攻时间往后推了推,在丹阳把五千多接管干部集中起来训话,反复讲纪律,就怕出乱子。   解放军进上海那时候,城里的老百姓早上一开门,都看愣了:满街的解放军战士,就那么躺在人行道上,枪都码得整整齐齐,下雨了也没人往屋里躲。   有个老报人后来写文章说,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   国民党以前总造谣说共产党进城会烧杀抢掠,可眼前这些战士,别说抢东西了,老百姓给送碗热水都摆手说谢谢不用,两下一对比,谁好谁坏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荣毅仁那些资本家本来都收拾好行李想跑,看到这场景,当场就决定留下来,旧政府的职员也都安下心来上班,上海的工厂没几天就开工了。   美国人说共产党管不了上海,可事实是,解放军不光进了上海,还把这座城市管得井井有条。   解放上海不只是打赢了一场仗,更重要的是赢了人心,战士们露宿街头那一夜,睡的是冰冷的马路,暖的是千万上海人的心。   这大概就是共产党能得天下的道理——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自然会把你捧在手里。

0 阅读:127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