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军司令威胁,3天内攻下柬埔寨?佩通坦通告,军队已准备就绪 边境火线持续拉高,军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7-26 19:27:19

泰军司令威胁,3天内攻下柬埔寨?佩通坦通告,军队已准备就绪 边境火线持续拉高,军方话风也变得越来越直白。 7月25日,泰国第二军区司令公开放话:“一旦全面开打,泰军将在72小时内控制柬埔寨战略节点。”这番言论几乎是明牌宣战,完全摆出碾压姿态,毫无谈判余地。值得注意的是,这番话出自负责东北方向战区、紧贴柬边重镇的指挥官之口,并非媒体炒作,更非临时情绪失控。 与此同时,泰国临时总理佩通坦也在沉默多日后“口气一变”,发布公开通告称:“与柬埔寨的谈判阶段已经结束,军方已做好所有准备。”语气不带模糊,几乎是在对外宣布:这场冲突将不会被外交手段中断,接下来一切交给前线解决。 在大多数东南亚冲突中,类似说法几乎等同于“开战预告”。 一句“三天拿下柬埔寨”,背后是真实力还是战略虚张? 从纸面数据看,泰军确实拥有压倒性优势:现役兵力超30万人,空军拥有F-16战斗机、鹰式教练机、高性能攻击型无人机,陆军则常年配备美制与以色列援助的轻装甲与火炮系统。相较之下,柬埔寨虽名义上拥有约10万正规军,但受限于财政、装备与训练质量,战斗力有限。 尤其在空军方面,柬方几乎没有可用的战斗平台,早年购入的中国K-8与少量运输机处于维护不稳定状态,这也是当前泰军能实现空中压制的关键。 所以,泰方敢放话“三日破城”,也不是纯粹口嗨。但现实远比账面复杂。 柬军虽然弱,但地面部队分散部署、熟悉地形、擅长丛林作战。从目前已知战报看,柬军采用小股步兵分组渗透、山地迫击炮前顶、BM-21火箭炮协同压制,造成泰军数次战术回撤。此外,柬方已在多个高地形成交替防线,并开始动用后备队。 以这种局面,泰军若贸然推进,面对的将不只是阵地抵抗,更是舆论与战损的风险。 所谓“三天拿下”,更多是一种战术压迫语气,而非真正计划中短期斩首。真要三天结束战斗,不是速度问题,而是政治代价问题。 佩通坦“通告式”发声,是谁在向谁表忠? 更有意思的,是佩通坦的表态时机。 她在“通话门”事件中被停职调查,政坛动荡、党内分裂、军方表态不一,所有人都在看她如何出牌。而在舆论几近忘记她的情况下,佩通坦突然以“军方准备就绪”的语气公开发声,不像在喊口号,更像在把自己重新捆上军队这艘船。 一方面,这是对他信家族“连累泰国”的切割声明;另一方面,也是对军方的一次“表忠”。她知道,在当前局势下,政治人物若不立刻摆明战场立场,就等着在党内出局。 佩通坦现在要的不是选票,而是免责。只要能在国家安全话题上站得住位置,就能削弱外界对她与洪森之间“通话门”的指控逻辑。 事实上,连她的措辞也经过精心包装,没有提“谈判破裂”,而是说“谈判阶段已结束”。这不是声明失败,而是为彻底交给军方铺平台阶。她选择与外交划清界限,把军方拉到前台,也等于逼所有国内反对者承认一个现实:现在不是谈责任,而是看谁先稳住局面。 洪森在“图上”发言,心理战才刚开始 与此同时,泰国媒体也没闲着,一条“洪森搭专机离境”的传闻被迅速放出,随后被洪森本人反驳,并晒出与多位官员研究地图的现场照。看起来荒诞,实则是一轮典型的战时心理战:先抛出‘主帅逃跑’,再逼对方发声,最终把主动权拉回己方舆论场。 从洪森的反应来看,他非常清楚,这场仗不是靠真打能赢的,更多是靠能不能撑住、撑多久。现在柬方的目标不再是“击退”,而是“撑够时间”,把东盟、联合国、乃至中国等外围力量的斡旋通道等出来。 但问题在于:泰军这次并不想等。 他们想在谈判通道被真正打开前,用最快速度完成军事事实既成,把“边境线”变成“实际控制线”,然后在外交桌上拿到更有利筹码。 一句话结局:“谈”不再是选项,只剩怎么打 现在的局势,不再是“战与不战”的选择题,而是“怎么打”的必答题。 佩通坦已经不打算再为“谈判”留余地,军方情绪高涨,战场动员全面推进。柬方虽然弱势,但也在调动全部资源进行山地抵抗,不会轻易屈服。外界调停虽已启动,但节奏远赶不上炮火的速度。 谁会先停?谁会先崩?谁会丢阵?不是短期能看出结果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泰柬这场冲突,已经不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资料: 《泰军第二军区司令称“可三日内夺取柬埔寨要地”》《曼谷邮报》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