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毛泽东小18岁,与毛泽东是老乡,她被毛泽东称为“女皇”,她称毛泽东为“老毛”

吴仁朗说 2025-07-26 17:30:43

她比毛泽东小18岁,与毛泽东是老乡,她被毛泽东称为“女皇”,她称毛泽东为“老毛”。

1927年10月,井冈山茨坪村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在这群衣衫褴褛的工农战士中,有一个20岁的湖南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曾志。

曾志原名曾昭学,出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商人家庭,1924年她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接触到了新思想,当时学校规定女学生不能剪短发,曾志偏偏第一个剪掉长辫子,还因此被记过处分。

1926年北伐军攻克衡阳时,曾志主动要求当翻译,为北伐军传递情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共产党员夏明翰,并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毅然改名为“曾志”,取“为天下女子争志气”之意。

井冈山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战士们住的是破庙和茅草房,吃的是红米饭配野菜汤,当时部队里有人私下议论,说毛泽东住得好吃得好,搞特殊化。

曾志听到这些传言后,直接找到毛泽东的住处,她推开门就问:“老毛,听说你天天吃好的?”毛泽东愣了一下,笑着说:“你自己看看。”

曾志走到火塘边掀开锅盖,里面煮的同样是红米饭和南瓜汤,连一点荤腥都没有,她看了看毛泽东住的茅草屋,除了一张竹床和几本书,什么都没有。

从那以后,曾志成了毛泽东身边最敢说话的人,她经常直呼“老毛”,毛泽东也不生气,反而很欣赏这个敢于直言的湖南妹子。

1928年春天,朱德、陈毅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队伍壮大了,但给养却更加困难,当时部队里的女同志只有十几个人,曾志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为了减轻部队负担,上级曾经考虑让女同志们下山去做地下工作,曾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凭什么女同志就不能打仗?我们也有枪,也能冲锋!”

毛泽东看着这个倔强的女孩,摇头笑道:“你这个小女皇,还真是不服管啊。”从此“小女皇”这个外号就在队伍里叫开了。

井冈山斗争期间,曾志主要负责妇女工作和宣传工作,她经常深入村庄动员群众,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有一次她在永新县开展工作时遭遇敌军袭击,险些被俘。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转战赣南闽西,曾志跟随队伍离开了井冈山,临行前她特意找了块红布,亲手给毛泽东做了双鞋垫,毛泽东接过鞋垫,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女皇,保重。”

离开井冈山后,曾志被派往上海做地下工作,1932年她的身份暴露,不得不转移到香港。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她才重新回到延安。

在延安曾志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毛泽东,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党的核心领导人,而曾志也从当年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

重逢时毛泽东开玩笑说:“小女皇回来了,还是那么有脾气吗?”曾志笑着回答:“老毛你都当主席了,我这个女皇还算什么。”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井冈山的岁月。

抗战期间曾志先后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工作,她经常去毛泽东那里汇报工作,有时也会带去一些自己做的小菜,毛泽东总是很高兴,说:“还是小女皇做的菜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志担任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虽然工作繁忙,但她每年都会抽时间回井冈山看看,每次回去她都会到当年毛泽东住过的地方坐一坐,回忆那段艰苦而充实的岁月。

1994年,毛泽东逝世18年后,80多岁的曾志也走完了她的革命人生,临终前她特意交代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井冈山上,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0 阅读:45
吴仁朗说

吴仁朗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