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铭(1905—1927)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军事指挥员,秋收起义核心领导人之

史迹奇闻号 2025-07-26 10:25:30

卢德铭(1905—1927)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军事指挥员,秋收起义核心领导人之一,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祈祷][祈祷][祈祷] 1905年6月9日生于四川宜宾双石乡(今自贡市自流井区),幼年受私塾教育,后就读白花高等小学堂。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受五四运动影响,阅读《新青年》《马克思传》等进步书刊,确立“以武力推翻列强与军阀”的信念。 1924年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二期,因错过考期,经老同盟会员李筱亭引荐面见孙中山。孙中山亲自主持面试并破格录取,称其“学生楷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底)。 东征战役(1925年):任学生军侦察队长,多次潜入敌营侦查陈炯明部,为战役胜利立下功劳。 北伐先锋(1926年):任叶挺独立团连长,在渌田阻击战中以少胜多,受叶挺表彰;后参与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因作战英勇升任营长。有诗赞:“血战两桥敌胆惊,四连直捣武昌城”。 攻克武昌后,升任第73团参谋长(1927年初)。 1927年6月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利用职务掩护宛希先、何挺颖等中共党员,保存革命力量。南昌起义爆发后,率部东进响应,因起义军南下未果,转至修水休整待命。 1927年9月,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起义部队原计划攻长沙,但遭叛徒邱国轩袭击及敌军围剿,损失严重。 9月19日文家市会议中,毛泽东提出放弃攻长沙、转向农村山区。卢德铭以总指挥身份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力陈“再攻长沙必全军覆没”,促成会议统一思想,为井冈山道路奠定基础。 1927年9月25日,起义军转移至江西芦溪山口岩时遭江西军阀朱培德部伏击。为掩护主力撤退,卢德铭亲率一连兵力抢占高地阻击,身中数弹牺牲,年仅22岁。 毛泽东主席痛呼:“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从黄埔精英到秋收起义总指挥,兼具实战经验与战略眼光,是毛泽东主席早期军事合作的重要伙伴。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家乡自贡建有纪念馆,江西芦溪烈士陵园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卢德铭以短暂生命铸就革命丰碑,其支持井冈山道路的决断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方向。其家书“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的嘱托,至今彰显着共产党人理想与情怀的高度统一。

0 阅读:33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