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退休经济学家阿尔温德·萨勃拉曼尼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印度政府的前首席经济顾

诸葛利剑 2025-07-26 01:20:25

印度退休经济学家阿尔温德·萨勃拉曼尼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印度政府的前首席经济顾问公开指出,莫迪主政十年间,印度GDP数据被系统性高估,真实经济规模仅2.5万亿美元,增长率不超过2%,远低于官方公布的6%。 阿尔温德·萨勃拉曼尼安在2019年哈佛研究纸中直指印度GDP高估问题,焦点是2011到2017年间数据。 官方说年均增长7%,但他算出来实际只有4.5%,差了2.5个百分点。原因出在2015年统计方法改动,基年从2004-05换到2011-12,用市场价格取代因子成本计算。 以前用生产成本估产值,现在加进增值税和补贴调整,导致数字膨胀。制造业数据来源变了,从企业调查转到公司事务部行政记录,那些记录覆盖不全,只抓大公司,忽略中小厂实际产出。 结果制造业增长看起来高,但实体指标如出口和信贷没跟上。他用17个高频指标交叉验证,比如电力消耗、车辆销售和进口,这些没受方法改影响,显示增长放缓。 论文里他列模型,对比其他新兴国家,发现印度异常突出,残差大说明偏差。价格指数处理不当,双重减缩法在服务业用错,名义值虚高。 出口增长从2011年后疲软,信贷扩张也减弱,不支持官方高增长叙事。其实呢,这改动本意是跟联合国标准接轨,但执行中问题多。 基年更新后,未组织部门如街头小贩收入估算松散,直接套电商数据,没考虑实际交易规模小。农业产值加进辅助品如肥料,但标准宽泛,推高整体数字。 制造业占比本该升,结果从17%掉到13%,暴露实体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查到数据调整迹象,但没公开,怕影响关系。世界银行报告用官方数,但私下承认潜在偏差。 他强调,如果真增长低,政策得更紧迫,像投资基础设施而非靠数据撑面子。论文还讨论机制,指出公司数据库MCA只录正式企业,遗漏非正式经济大头,印度非正式部门占GDP一半以上,这偏差就大了。 模型里他跑跨国回归,输入变量如投资率和教育水平,印度表现超群不合理。结果显示,2011后GDP虚增,实际经济规模接近2.5万亿美元,而非官方4万亿。 制造业出口没起色,服务业靠数字堆积,但就业没改善。批评者说这操作像吹气球,外面亮堂里面空。他坚持实证方法,避免主观,用表格列出偏差来源。 后续讲座中,他解释透明数据对投资者重要,真相一出很多人傻眼。印度媒体吐槽国际机构跟政府合谋沉默,但产业塌方藏不住。 制造业喊了十年“印度制造”,占比还倒退,说明竞争力没跟上。数据能调,工厂关门就摆在那。整体看,这高估让政策失焦,忽略结构性问题如劳动力技能低和基础设施差。

0 阅读:928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