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琉球被拒,苏35飞越甲板,中俄日不给面子,法国航母自讨苦吃

十里动漫 2025-07-25 21:10:20

根据《大江网》的报道,从7月20日起,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在其亚太之行中遇到了诸多挑战,这一系列波折逐渐显露出其在区域内的战略困境。

首先,在执行“克列蒙梭-25号”演习时,戴高乐号航母在进入琉球群岛时遭遇了日本的拒绝停靠。日本方面以“无核原则”为由,不允许法国海军进入。虽然表面上看,这一拒绝是基于原则,但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对于核武器潜在威胁的敏感性。法国一直未能对其航母是否携带核武器作出明确回应,这种模糊不清的态度,尤其是在核安全问题如此重要的背景下,令日本感到不安。冷战时期,法国采用的这种“战略模糊”有助于维持一定的威慑效果,但在如今这个核安全高度敏感的时代,这种策略却难以奏效。与此相比,美国航母可以依靠明确的承诺,即其航母不携带核武器,确保全球部署安全。因此,日本的拒绝实际上是一种对核安全透明度的要求,反映出该国将本土安全置于优先地位的立场。

然而,戴高乐号航母在其他区域也未能顺利推进其任务。在红海时,由于也门胡塞武装的威胁,法国海军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有报道称,法国军官担心该航母可能被误认作美国航母,这显示出法国在该地区的威慑力和辨识度较低,甚至依赖于美国海军的存在感。此外,法国护卫舰在拦截无人机时使用了76毫米主炮,这一事件直接揭示了现代冲突中,传统大型战舰的防御体系在面对低成本、不对称威胁时的应对不足。

进入地中海后,戴高乐号航母又遭遇了俄罗斯苏-35战斗机的低空飞越,这一行为可视为对法国航母防空体系的压力测试。这种无预警的飞越显示出戴高乐号对外部威胁反应迟缓,且在面临强大对手时,其作战体系可能存在潜在漏洞。这一经历突显出当前全球战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戴高乐号航母的技术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戴高乐号在南海的遭遇尤为引人注目。当时,法国航母被中国海军40多艘战舰包围,并首次与中国山东舰发生了接触。法国海军的高级指挥官表示,他们已做好应对可能冲突的准备。然而,面对中国海军如此强大的舰队,法国的军事威胁似乎显得有些微弱。在这一地区,中国海军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海上作战体系,包括岸基雷达、反导系统和预警机等设备,实现了全天候的监控,形成了常态化的海军部署。与此相对,戴高乐号虽然具备一定的航母战斗能力,但与中国海军的力量对比中,其作战能力明显处于劣势。

这一情况的背后,体现出新兴海军力量与传统海洋强国之间的明显差距。在亚丁湾,一场具有戏剧性的对比发生了:戴高乐号的护卫舰在使用主炮拦截无人机时,中国海军的055型驱逐舰正在执行多国船队的护航任务,包括法国的商船。这一场景生动展示了两国海军在全球战略中的不同角色。法国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武力展示和军事存在来引起国际关注,而中国海军则着眼于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全球海洋秩序,采取的是更为合作、稳定的战略。

戴高乐号航母的这次亚太之行,从遭遇日本的拒绝到与中国海军的接触,再到红海和地中海的紧张局势,反映出全球海洋格局的重大变化。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单纯依靠军事力量已难以获得尊重。只有在国际秩序中以透明的姿态承担起责任,才能真正融入全球安全体系。因此,戴高乐号的此次返航,或许象征着传统海权模式的逐步退场,未来的海洋安全格局将由更多的合作与责任担当来定义。

文章来源:大江网 2025年7月22日——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在亚太遇到40艘中国军舰和山东舰

0 阅读:87
十里动漫

十里动漫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