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与张碧晨围绕《年轮》的版权纠葛,近日再度成为乐坛热议的焦点。这首收录于《花千骨》原声带的金曲,自2015年问世以来便风靡大街小巷,细腻的歌词与悠扬的旋律不仅让听众记住了张碧晨清亮的声线,更让幕后创作者汪苏泷的才华广受认可。而鲜为人知的是,过去十年间,汪苏泷始终未向张碧晨方收取《年轮》的词曲版权费,这份近乎“馈赠”的情谊,在版权意识日渐清晰的乐坛中显得格外珍贵。 十年间,《年轮》凭借影视剧的热度与张碧晨的演绎,成为横跨各年龄段的经典曲目,频繁出现在各大演唱会、综艺节目中,甚至衍生出多个翻唱版本。按照行业常规,词曲作者本可凭借持续的曝光获得可观的版权收益,但汪苏泷的沉默让这段合作始终笼罩在“朋友情谊”的滤镜下。有业内人士透露,早年两人因音乐合作结下友谊,汪苏泷曾公开表示“欣赏张碧晨对歌曲的诠释”,这种欣赏或许正是他长期放弃版权收益的原因。 然而,这份“仗义”在近日迎来转折——汪苏泷工作室正式向相关平台发出通知,收回《年轮》的词曲授权,意味着此后任何商业使用均需重新洽谈版权费用。这一变动迅速引发“原唱之争”的猜测。事实上,多年来关于《年轮》“谁是真正核心创作者”的讨论从未停歇,尽管词曲署名明确为汪苏泷,但张碧晨的演唱赋予了歌曲独特的情感张力,甚至有部分听众将“原唱”与“歌曲归属”画上等于号。此次版权收回,被不少网友解读为汪苏泷对自身创作权益的明确主张,也让这场持续十年的“隐性博弈”浮出水面。 从行业角度看,版权的厘清未必是坏事。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创作者的才华,也需要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汪苏泷十年的“让利”展现了音乐人之间的温情,而如今收回授权,更是对创作价值的正视。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年轮》的美好,既来自汪苏泷笔下的故事,也来自张碧晨唱出的深情,两者缺一不可,但版权的边界,终究需要清晰的答案。”这场围绕经典歌曲的版权风波,不仅关乎两位歌手的权益,更折射出华语乐坛在版权规范道路上的成长与思考。
汪苏泷与张碧晨围绕《年轮》的版权纠葛,近日再度成为乐坛热议的焦点。这首收录于《花
澹是月影舞清
2025-07-25 19:20:43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