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你的国家去!” 去年,美国知名大学的华裔副校长被当街殴打,谁知道张本

菠萝非凡 2025-07-25 15:04:53

“滚回你的国家去!”

去年,美国知名大学的华裔副校长被当街殴打,谁知道张本恩却不明白,为什么身为美国“土特产”的自己,竟然会被美国人骂。

去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个华裔副校长叫张本恩,他还是学校的发言人。

有一天他上班,走在离学校不远的街上,一个男的冲上来,一边骂他,一边拿金属水瓶往他头上砸,最让人听了不舒服的是,那男的还喊着“滚回你的国家去”。

张本恩可不是从别的国家移民到美国的,他是在华盛顿出生长大的,他妈妈还是西弗吉尼亚州人,妥妥的土生土长美国人。

自己明明就是在美国这块土地上长大的,怎么就被人当成外人,他心里肯定特别想不通。

美国社会里那种白人至上的想法由来已久,从美国刚建立那会儿起,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那套理念,就慢慢钻进了美国的各种制度、法律还有文化里头。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白人的族群,一直都处在靠边站的位置。

早在19世纪的时候,好多亚裔劳工跑到美国,参加“西部大开发”,还修太平洋铁路,为美国的发展出了不少力,可就算这样,他们还是被当成外人,被另眼相看。

历史上针对亚裔的暴力事儿也不少,就说1871年一天,洛杉矶唐人街就出事了,五百多个白人男的跟疯了似的冲进去,又是打人又是抢东西,还杀了18个华人移民。

这背后就是那种白人至上的思想在作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其他种族的人,这种想法在一些人脑子里扎了根,碰到点啥事儿,就可能像这次打张本恩一样,把气撒在亚裔身上。

美国经济一不好,找工作难了,资源分配也紧张了,这时候少数族裔常常就成了被怪罪的对象。

亚裔在上学、找工作这些事儿上,往往表现得挺出色,这本来是好事,可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就觉得亚裔抢了他们的机会。

美国社会对亚裔还有不少刻板印象,这些印象跟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美国人没关系,但就是会让人对亚裔有偏见。

有一种说法叫“模范少数族裔”,意思就是觉得亚裔数学好,上学、工作都容易成功,听着好像是在夸人,其实这里面麻烦不少。

它把亚裔这个群体里的各种不一样都给掩盖了,也不管亚裔在成功路上遇到的那些困难和挑战,因为这个,亚裔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贡献也没人关注,限制了他们全面发展。

亚裔学生在每个SAT分数段里,录取率都是最低的,平均下来,亚裔要想进名校,SAT成绩得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其他少数族裔高得更多,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歧视。

还有一种刻板印象更普遍,觉得亚裔永远是“外国人”,皮尤研究中心做过调查,78%的亚裔成年人都说,就算自己生在美国,也还是会被人当成外国人。

平时生活里,被人叫错名字,被人说“回你自己国家去”,被人觉得不懂英语,因为说别的语言被人看不起,这些事儿经常发生,张本恩被骂“滚回你的国家去”,就是这种刻板印象最极端的表现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政治因素还把种族问题搞得更复杂了,美国有些政客,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政治好处,就把种族话题当成工具,故意挑唆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不对付。

在选举的时候,就说一些针对少数族裔的,以此来拉选票,吸引那些对少数族裔有意见的选民。

美国的种族问题真的很严重,而且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虽然美国历史上也有过不少争取种族平等的运动,社会上也总说要多元文化,可种族歧视就像一片乌云,一直罩着这个国家。

少数族裔在美国各个地方,还是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种族平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得长期努力才行。

对于亚裔群体来说,这事儿也提醒他们,得团结起来,该说话的时候就得说,以前,亚裔在美国社会里,很多时候都不怎么出声,受了歧视也忍着。

现在全球化这么发展,很多国家都有移民,都面临着不同文化怎么融合的问题,在推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一个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

要是因为种族、民族这些原因搞歧视、不公平对待,最后肯定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美国一直号称是“大熔炉”,各种文化在这里融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熔炉”并没有真正把所有文化都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反而因为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产生了很多隔阂和矛盾。

张本恩的遭遇,就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具体体现,他的身份是美国公民,为美国社会做了贡献,却因为种族身份而受到攻击,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总是因为种族问题而内耗,那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美国的种族问题,已经对其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

实现真正的种族平等和社会包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0 阅读:5
菠萝非凡

菠萝非凡

菠萝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