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帮就对了! 截止到今天,还没有收到中国直接参与了菲律宾洪灾救援工作。

梨沃元一点 2025-07-25 14:58:28

不帮就对了!

截止到今天,还没有收到中国直接参与了菲律宾洪灾救援工作。

以往菲律宾每次遇到自然灾害,我国基本上都有捐钱捐物,从没要求过任何回报。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因为洪水灾害,在 2025 年 7 月 22 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便更快地开展救援行动。

我们还没去支援。

马尼拉的水漫过了轻轨轨道,国际红十字会的仓库里,中国捐赠的救灾物资还在等待使用。

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过去的经历像洪水中的暗礁,提醒着不能再次犯错。

2023 年 “杜苏芮” 台风过后,中国首批运来的帐篷还没拆开,菲律宾海警就用巡逻艇撞了仁爱礁的中国渔船。

2022 年棉兰老岛地震时,中国医疗船刚完成了第 500 台手术,他们的议员却在议会提议“加强南海军事部署”。

这次马尼拉的水里,漂着去年中国援助的大米包装袋。

那些印着“中菲友好”的袋子,现在成了灾民临时舀水的工具。

而就在三个月前,菲律宾刚刚把中国捐赠的 100 台抽水机放在南沙群岛的非法据点,还说是“应对岛上积水”。

这种把救援物资用来别的地方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援助的口罩被发现出现在菲律宾军方的补给清单上,而前线医护人员却在社交媒体上求助防护用品。

联合国救灾协调中心的简报显示,已经有 12 个国家承诺援助马尼拉,中国的名字暂时不在其中。

这不是冷漠,而是明确的态度:2016 年南海仲裁案闹剧后,中国依然给台风受灾的菲律宾送去了 5000 顶帐篷。

2019 年他们在黄岩岛挑起冲突,第二年疫情爆发时,中国还是捐了 20 万剂疫苗。

可每一次好意,都换来了更过分的挑衅——今年初,菲律宾刚拿到中国援助的抗旱设备,转头就和美国在南海搞“联合巡逻”。

马尼拉的灾民在屋顶等救援时,菲律宾外交部的声明却强调“不会因为灾害影响南海立场”。

这种表态让人想起 2021 年,他们的总统在感谢中国援助时说“永远是朋友”,但一周后就批准了美军在菲新增 4 个军事基地。

中国民众看得很清楚,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不想让援助物资变成对方挑衅的工具,就像不能把粮食喂给总是咬人的狗。

国际社会都明白,菲律宾在灾害救援上的“急切”和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本质上是一套策略——用灾情博取同情,同时靠紧外部势力。

美军的“里根”号航母打着“救灾”的幌子停靠马尼拉港,却在卸货时悄悄卸下更多的武器装备。

这种手段,中国早就看穿了。

此刻的马尼拉,水还在上涨。

中国的救援队伍在云南训练,随时准备应对国内可能发生的汛情;中国的物资仓库里,帐篷、饮用水、药品储备充足。

不是不关心菲律宾民众的困难,而是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像老话说的“亲兄弟明算账”,国与国之间,先把事情讲清楚,才能谈真心帮助。

如果菲律宾继续一边盼着中国救援,一边在南海不断找事,那这场等待,可能还要更久。

0 阅读:0
梨沃元一点

梨沃元一点

梨沃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