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李赤然少将恢复名誉,回南京军区索要工资,空军司令员不满:老家伙平反了还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25 14:26:42

1979年李赤然少将恢复名誉,回南京军区索要工资,空军司令员不满:老家伙平反了还不满足,算什么待遇问题的账。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14年陕西安定县的老银匠家里,第三个男孩呱呱坠地,取名李赤然。 这个银匠铺里长大的孩子,后来成了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将军。 晚年的李赤然常对身边人说:“我这辈子,从跟着共产党闹革命那天起,就没惦记过当多大官、拿多高军衔。中将上将的名头,凭我的战功不是够不着,可咱心里装的是共产主义,不是那些虚名。” 李赤然打小就显露出过人天分。 1925年考进瓦窑堡第二高小,门门功课拔尖。 那时谢子长带着红军学兵连驻扎安定,见这孩子机灵,亲自教他革命道理,还让他当儿童团长。 1927年国民党举起屠刀,到处捕杀共产党人,13岁的李赤然却在这年秘密入党,成了安定县最年轻的地下党员。 搞地下工作那几年,李赤然练就一身本事。 白天他是学堂里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晚上就成了穿梭在夜色里的联络员。 1933年6月,他组织群众欢迎红军进城,被特务盯上抓进大牢。 皮鞭蘸凉水抽得他皮开肉绽,辣椒水灌得他七窍流血,可这个19岁的青年硬是咬碎牙也没吐露半个同志的名字。 后来党组织买通狱卒,趁着夜色把他从死牢里捞了出来。 出狱后身份暴露,李赤然跟着谢子长上了陕北红军。 这个没进过军校的银匠儿子,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天赋。 22岁就当上红二十七军政委,战士们私下都叫他“娃娃政委”。 抗战爆发后,他带着部队死守黄河渡口。 有回日军调集重兵强渡,李赤然三天三夜没合眼,趴在战壕里指挥。 炮弹掀起的泥土盖了他一身,警卫员要背他下去,他一把推开:“鬼子不退,我死也不挪窝!” 最终日军丢下几百具尸体溃退,延安门户守住了。 1940年晋察冀军区扩军,聂荣臻点名要李赤然负责征兵。 他带着两个警卫员走村串户,一个月招来上千新兵。 聂帅看得直拍大腿:“这小子是块好料!” 连发两封电报要留他当分区司令。 可延安更需要这批生力军,李赤然二话不说,带着新兵徒步穿越封锁线。 更绝的是,他顺手筹到三百多万法币,用骡子驮着送回延安。 留守兵团司令肖劲光捧着钱直咂舌:“好你个李赤然,这是把晋察冀的钱袋子都掏来了啊!” 1969年那场风暴袭来,李赤然被扣上“三反分子”帽子发配西安。 全家挤在雍村破屋里,每月就靠30块钱过活。 寒冬腊月,屋里冷得像冰窖。 老战友白占玉看不下去,扛着铁管来给他装土暖气。 装好那天,白占玉抹着汗笑:“老李,这下你就不用搂着暖水瓶睡觉啦!” 锅炉烧起来时,李赤然摸着发烫的暖气片,眼圈红了。 1978年平反那天,李赤然对着镜子系好风纪扣,把白发梳得一丝不苟。 回到南京军区空军,他不要补发的工资,只提了两件事。 一是把当年搬家费结了,二是给受牵连的同志恢复名誉。 可军区司令打官腔:“老同志要顾全大局嘛!” 李赤然猛地站直:“我李赤然可以不要待遇,但那些跟着我受罪的同志,必须有个说法!” 他摔门而出时,震得楼道嗡嗡响。 离休后的李赤然住在干休所小院里,常给来访的年轻人讲黄河阻击战。 有次说到激动处,他撩起裤腿,露出炮弹留下的伤疤:“看见没?小鬼子这枪子儿没要我的命,倒让我多活了七十多年!” 2006年冬夜,92岁的老将军在睡梦中安然离世。 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他珍藏着一枚褪色的儿童团徽章,背面刻着“谢子长赠1927”。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磐松—纪念李赤然将军诞辰100周年)

0 阅读:61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