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却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衮假惺惺来问时,孝庄说:她只是骑马摔伤了。 在清初的,有一位女子虽出身平凡,却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忠诚与特殊的机遇,在宫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原名苏墨尔,“苏墨尔” 在蒙古语中意为 “毛制的长口袋”,后来在宫廷中,人们尊称她为 “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出生于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当时的科尔沁部与后金(清朝前身)关系密切,频繁的政治联姻成为巩固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 1625年,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年仅13岁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而苏麻喇姑作为布木布泰的陪嫁侍女,一同来到了后金的都城盛京,这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初入宫廷的苏麻喇姑,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和勤奋,很快适应了宫廷的生活。在陪伴孝庄的日子里,她逐渐成为孝庄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主仆,更像是情同姐妹的亲人。 在皇太极去世后,宫廷内部围绕着皇位继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当时孝庄的儿子福临(后来的顺治帝)年幼,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 苏麻喇姑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机智,在孝庄与多尔衮之间传递信息,为福临最终登上皇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顺治帝即位后,由于年幼,朝政由多尔衮摄政。孝庄太后与顺治帝之间的联系受到诸多限制,苏麻喇姑再次成为两人之间秘密沟通的桥梁,确保了孝庄能够及时了解朝堂动态,并对顺治帝进行必要的指导。 玄烨(后来的康熙)出生后,按照当时的宫廷惯例,需要挑选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人来负责他的启蒙教育。孝庄太后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了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不仅教玄烨读书写字,还向他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宫廷礼仪。 在玄烨出痘期间,按照规定需要到宫外避痘。苏麻喇姑不顾自身安危,每天往返于宫廷和玄烨避痘的住所之间,坚持为他授课,悉心照料他的生活。 这段经历让康熙对苏麻喇姑充满了感激和敬重,即使在他亲政后,依然对苏麻喇姑礼遇有加,尊称她为 “额涅”(意为母亲)。 苏麻喇姑在教导康熙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教育才能。她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康熙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培养了康熙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品质,这对康熙后来成为一代明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麻喇姑一生中,若说有危难,那就是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多尔衮有称帝夺位的野心,但却又下不了决心,而孝庄与他虚与委蛇。 有一天,孝庄派苏麻喇姑外出办事,途中遇到了侍卫席纳布库。席纳布库平日里仗着自己有些权势,是多尔衮的亲信,平日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他见苏麻喇姑只是一个侍女,便故意刁难她。 苏麻喇姑据理力争,表明自己是奉孝庄之命外出办事。但席纳布库根本不把孝后放在眼里,不仅不听苏麻喇姑的解释,还对她恶语相向,甚至动手将她打得半死。苏麻喇姑身受重伤,但她依然坚持完成了孝庄太后交给的任务。 事后,多尔衮得知了此事,假惺惺地来向孝庄询问情况。 孝庄深知多尔衮权势滔天,席纳布库殴打苏麻喇姑,背后或许与多尔衮有着某种联系,如果此时追究此事,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孝庄权衡利弊后,对多尔衮说:“她只是骑马摔伤了。” 孝庄太后的这个回答,既保护了苏麻喇姑,避免了事情进一步扩大化。这件事之后,孝庄虽然表面上没有追究席纳布库的责任,但在合适的时机,还是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惩处,以儆效尤。 等到多尔衮暴死后,危机解除,苏麻喇姑跟着孝庄,地位骤然上升。在康熙继位后,对苏麻喇姑极为尊重,甚至让她代为抚养皇子。 苏麻喇姑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去世,活了九十多岁。 苏麻喇姑的去世让康熙悲痛不已,康熙当时正在外出巡幸,得知苏麻喇姑去世的消息后,立即下令暂停巡幸,赶回京城。 康熙还下旨,按照嫔妃的礼仪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 苏麻喇姑的灵柩被安放在孝庄太后的暂安奉殿(后来孝庄太后的灵柩被迁往昭西陵),与孝庄太后相伴。 康熙还下令让自己的皇子们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尽孝。这在清朝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再次彰显了苏麻喇姑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却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衮假惺惺来
国际大碗说
2025-07-25 13:01: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