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第三轮谈判于7月23日在土耳其举行,虽仅持续不到一小时,但双方就换俘达成共识

琉璃碎梦谣 2025-07-25 11:18:24

俄乌第三轮谈判于7月23日在土耳其举行,虽仅持续不到一小时,但双方就换俘达成共识(计划交换超1200人),并在工作组机制设立上取得初步进展。不过,俄方明确表示双方停火立场"相距甚远",核心矛盾仍未突破。 军事层面,俄军正通过"炮弹海战术"强化消耗优势。7月单日无人机投射峰值达355架,主要使用造价仅2万美元的"见证者-136"无人机,迫使乌军以百万美元级防空导弹拦截,成本比达1:200,形成不对称消耗。同时俄军在苏梅等地集结11万兵力,试图切断西方军援通道,进一步挤压乌防御空间。 经济压力成为促和隐形成因。乌克兰2024年预算赤字达386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飙升至84.4%,兵员伤亡超40万,征兵年龄被迫降至18岁。俄罗斯虽承受制裁,但通过"影子船队"维持能源出口,2025年上半年油气收入反增18%,但通胀率达9.3%,军费持续高企亦加剧内部负担。 人道危机持续恶化。战火已导致10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电力系统濒临崩溃,年轻劳动力外流使重建陷入困境。俄方近期移交7000余具乌军遗体,并提议24-48小时停火以收敛尸体,凸显冲突的残酷性。 停火阻力仍在于政治条件互斥。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主权,并写入"去军事化"条款;而乌方表面要求俄军完全撤出,私下讨论"割地换安全保障",试图拉拢美土等国斡旋。特朗普被曝施压乌默认俄占四州独立,美欧密谋割乌20%领土的方案,进一步削弱乌谈判筹码。 当前确是俄罗斯停火的战略窗口期。军事上,俄已控制乌东20%领土,且凭借朝鲜炮弹与伊朗无人机形成产能碾压;经济上,乌濒临债务违约,西方军援疲态尽显。若延续消耗战,俄虽可能扩大战果,但将面临更深层经济反噬与国际孤立,而乌民众的生存代价已远超地缘政治收益。普京4月主动提出30小时停火已释放试探信号,如今需以2022年伊斯坦布尔共识为基,接受"冻结冲突"的现实,而非执着于法律层面的完全承认。

0 阅读:0
琉璃碎梦谣

琉璃碎梦谣

琉璃碎梦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