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留下的照片,当时,被关在“白公馆”的他,穿着破旧的短裤和凉鞋,头上顶着的大大的飞行帽,手扶炮弹,开心的看着镜头,或许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很少遇到照相这样开心的事情了吧? 主要信源:(新华网——缅怀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牺牲时还未满9岁)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不少共产党人血染沙场,更多战士被国民党特务悄悄关进黑牢。 牢门一关就是好几年,好些人最后连尸骨都找不回来,家人只能捧着一件衣裳立个空坟。 在众多烈士中,有个娃娃让人想起来就心疼,大伙都管他叫"小萝卜头",大名叫宋振中。 特务闯进家门抓人那会儿,这娃连路都不会走,才刚满周岁。 可怜的孩子直到咽气那天,都没尝过糖块是啥滋味。 小萝卜头进牢房这事,全因他爹的身份不一般。 当年杨虎城将军促成国共合作,这把蒋介石彻底得罪了。 杨将军自己被抓不说,身边人也遭了殃。 特务们盯上宋绮云,小萝卜头的父亲,使出浑身解数折磨他。 那帮特务最会使坏招,抓了宋绮云用刑后,转头把在外头的妻子徐林侠也骗来关着,想用亲情逼人就范。 这对夫妻都是铁骨铮铮的共产党,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觉得对不住襁褓里的娃。 可话说回来,宋家不止小萝卜头一个孩子。 特务使诈抓徐林侠时,只让她带着吃奶的娃娃走,其他孩子反倒躲过一劫。 那时小萝卜头离了娘连口水都喝不上,徐林侠只得把孩子揣在怀里进了大牢。 这娃在监牢里学着爬,在刑讯室旁边学走路,小小年纪尝尽人间苦楚。 自从会记事起,小萝卜头的天地就只有巴掌大的牢房。 饭食都是发馊的,牢里臭气熏天,地上湿得能长蘑菇。 这样折磨人的地方,硬是让个黄口小儿熬过了一天又一天。 他是监狱里独一份的娃娃兵,看守常拿着糖块在铁窗外晃悠。 孩子眼馋,可爹娘和关在一起的叔叔阿姨早教他认清黑白。 小萝卜头学得快,宁肯蹲墙角啃衣角,也不碰特务递来的东西。 别看牢里日子苦,这孩子倒挺会给自己找乐子。 他成天安安静静地待着,反倒成了大人们的开心果。 更难得的是,他成了地下党的"小信鸽"。 后来轰动一时的韩子栋越狱,这孩子帮了大忙。 那时外面党组织根本不知道他们关在哪儿,要能把消息送出去,牢里的人才有一线生机。 最后大伙选中韩子栋实施计划。 行动当天,小萝卜头在狱里来回跑动传暗号,还用自己的小布袋给韩子栋捎干粮。 凭着孩子打掩护,韩子栋终于成功逃出魔窟,联系上党组织。 可惜啊,等营救队伍找到监狱时,满牢房的同志早被秘密处决。 小萝卜头虽年幼,特务也没放过他。 待到重庆城头插上红旗,小萝卜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份迟来的荣誉,满含多少辛酸泪水。 虽然小萝卜头和父母都遭了毒手,但他六个兄姐活了下来。 宋家孩子有大姐宋振平,当初世道乱,爹娘把她送到姥姥家避难。 这一别竟是永诀,姥姥走后,孤苦伶仃的姑娘差点饿死街头,幸亏被好心尼姑收留。 这孩子后来成长为党的好战士,解放那年入了党,在陕西省委当过副书记。 二姐宋振苏接了家里的担子。 自从娘带着弟弟被抓走,十多岁的姑娘拉扯着弟妹过日子。 多亏地下党时常接济,才没让宋家断了根。 解放后她穿上军装进了文工团,后来还当上干部。 弟弟的事她始终放不下,专门写了本《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让世人记住那个铁窗里的小英雄。 三姐宋振西的命是枪林弹雨里捡回来的。 她当过战地护士,跟着队伍南征北战,有次子弹打穿大腿,差点把命丢在战场上。 四妹宋振亚选择教书育人,退休后还当了咸阳市政协委员,继续发光发热。 宋家长子宋振华,打小就是暴脾气。 知道父母被害的真相后,这孩子撞见特务就敢往人脸上啐唾沫。 解放后他远赴边疆,在新疆干了半辈子建设。 最风光的是进京见过毛主席,那张合影成了传家宝。 最出息的是二哥宋振镛,宋家兄妹数他文武双全。 高中毕业后先当滑翔机运动员,后来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学成后搞起国防科研,成了国家栋梁。 虽然兄弟姐妹和小萝卜头相处没几天,可骨肉亲情断不了。 除了二姐出书怀念,大哥宋振华专门找到当年越狱的韩子栋,把他讲的牢里事记下来,写成《小萝卜头和我的一家》。 这份迟来的家书,字字泣血啊。 话说回来,咱们不能光靠宋家后人记着小英雄。 就像陈乔年烈士说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现在咱们过上好日子,哪敢忘记牢里没吃到糖的小萝卜头呢?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是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留下的照片,当时,被关在“白公馆”的他,穿着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4 03:24:38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