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3 19:51:08

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7万亿,快赶上全球GDP的四分之一了,居然还稳稳当当地在全球撒着军舰,特别是那11艘核动力航母,一艘一艘地往你家门口晃,谁看了不觉得魔幻? 从债务结构来看,美国37万亿美元国债中,77%由国内持有,这意味着大部分债务风险被内部消化。 国内投资者包括美联储、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等,他们对美国国债的持续购买,形成了稳定的资金池。 这种内部持有结构使得美国不必过度依赖外部债主,即便最大的外国持有国日本,其持有量也远低于美国本土机构,甚至不及巴菲特旗下公司的持仓规模。 这种结构设计降低了外部抛售带来的冲击,为债务滚动提供了缓冲空间。 更关键的是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全球50%的贸易以美元结算,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交易几乎都以美元计价。 这使得各国不得不储备大量美元以满足贸易需求,而购买美国国债,成为这些美元最主要的投资渠道。 这相当于美国通过印钞,就能换取全球商品和服务,形成了“印钞-购债-融资”的循环。 2024年美国将国债平均利率压至3.284%,在全球利率波动的背景下,这种低成本融资能力正是美元霸权带来的直接红利,使得每年支付的利息处于可控范围,不至于挤压军费开支。 而且11艘航母的存在并非单纯的军事消耗,这些航母战斗群分布在全球关键海域,控制着海上贸易通道,确保美元结算体系不被挑战。 当某个地区出现威胁美元地位的动向时,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能迅速压制潜在风险。 这种军事存在转化为金融信誉,让全球投资者相信美元资产的安全性,进而愿意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为其债务循环注入动力。 可以说,航母是维持美元霸权的“必要成本”,而非单纯的负担。 从军费结构来看,11艘航母每年110亿美元的维护费,在9970亿美元的军费总开支中占比仅约1.1%,对整体预算影响有限。 美国军费的大头用于先进武器研发、人员开支和全球军事基地运营,航母维护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这种成本占比的合理性,使得即便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维持航母编队的财务压力也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这种模式存在内在风险。 过度依赖美元霸权可能导致金融纪律松弛,债务规模持续膨胀终有触及临界点的一天。 一旦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动摇,国债需求下降将推高利率,进而挤压军费空间,打破“借债养航母—航母保美元”的闭环。 但就目前而言,美国通过军事威慑与金融手段的结合,仍能维持这种体系的运转。 这种体系本质上是通过全球资源再分配实现的,美国凭借军事和货币优势,将债务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 各国持有美元储备相当于为美国的军费买单,而航母则确保这种转嫁机制不被打破。 这种模式短期内难以撼动,但长期来看,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其稳定性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结构性问题,仅靠军事和货币霸权支撑的体系,终将难以持续。

0 阅读:9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