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盎格鲁撒克逊人用200年行动告诉世界:国家穷,就抢掠他国;国家发展迟缓,就打压他国,不给他国发展超越;国家富强,就分裂他国,离间而治之,垄断全球金融与经济命脉,暗杀他国领导人,推翻他国政权,搞新奴化思想殖民。
翻开近代几百年的世界史,总绕不开那些穿着文明外衣的野蛮行径。从大航海时代的帆船上卸下的,不是互通有无的商品,而是对美洲大陆的屠戮与掠夺;从鸦片战争的硝烟里飘出的,不是所谓的自由贸易,而是对古老国度的敲骨吸髓。
这一切背后,似乎总藏着一套自洽的逻辑——那些昂撒国家的扩张,从来都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蛮横。 他们信奉的那本典籍(圣经)里,藏着一套奇怪的生存哲学:对那些已经腰缠万贯的,偏要再添一把火,让他们的金山堆得更高;对那些家徒四壁的,连最后一块饼都要抢走,让他们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这套逻辑像一根无形的线,串起了他们两百年的所作所为。当自己的工厂开不下去时,就去别人家的地盘烧杀抢掠;当别人的日子刚有起色时,就抡起大棒砸烂人家的饭碗。
当自己成了世界老大,就忙着在各地划圈子、分势力,生怕谁哪天超过自己。 更荒诞的是,他们总把这一切说成是“天意”。
抢了别人的土地,说是“上帝的恩赐”;灭了别人的族群,说是“文明的使命”;就算是在世界各地扔炸弹、搞颠覆,末了也要对着天空画个十字,仿佛这样就能把满手的血腥洗干净。可这世界的账,从来不是靠几句祷告就能算清的。
你看那些被抢光了家园的人,那些在战火里失去亲人的人,仇恨的种子早就在心里发了芽。当这些怨恨长成参天大树,就会以各种方式反扑回来。
纽约街头的浓烟,欧洲街头的动荡,不都是当年种下的果子吗?他们总说有个万能的“上帝”能救赎一切,可真到了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时候,那个“上帝”在哪儿呢? 再看看另一边,中国的路数就完全不同。
这里不兴什么“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歪理,反倒把“让穷人过好日子”当成正经事。大山里的村子通了公路,贫困户住上了新房,那些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人,现在也能笑着规划未来。
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实实在在地把人当人看,把普通人的日子放在心上。 这么一对比,孰高孰低其实很清楚。
一边把掠夺当本事,把霸权当荣耀,嘴里念着经,手上沾着血;另一边踏踏实实过日子,帮着弱小往前走,不欺负人,也不怕事。现在美国老往中国家门口凑,耍些小花招,说到底还是那套老逻辑在作祟——见不得别人好,总想着把别人拉下来。
可时代早就变了,靠抢靠砸的日子长不了,种下的仇恨早晚要自己尝。 这世界的文明,从来不是看谁的军舰多、炮弹狠,而是看能不能让更多人活得有尊严。
那些捧着经书搞掠夺的,说到底不过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强盗;而真正把人放在心上,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才配得上“高级文明”这四个字。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谁在做实事,谁在耍花样,大家心里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