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明显咽不下这口气!法媒刊文表示,中国制造的歼-7,造成了孟加拉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事故,而该战机与歼10C同属成飞生产! 7月21日下午,孟加拉国空军的一架 F-7教练机,在达卡的乌托拉地区坠毁。从报道来看,该教练机执行例行训练任务,然而不久便因机械故障发生坠毁。 这架飞机撞上了当地 “里程碑学院” 的一栋两层教学楼,此次事故造成31人死亡,遇难者多数为儿童,另有 165 人受伤。 孟加拉国战机坠毁事件发生后,法新社的报道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中国制造的刻意暗示,仿佛这起事故就是中国造成的。 但是从事件本身来看,这架坠毁的F-7单引擎喷气式飞机,最早交付时间是 1989 年,机龄已达 36 年,即便是最新一批,服役也有 13 年。 而战斗机的普遍使用寿命约为 20 年,这意味着涉事战机,早已超过或接近设计使用年限。 在航空领域,超过服役期限的装备若想继续使用,维护保养的标准会成倍提高,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孟加拉国空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了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是否及时更换了老化部件,这些才是值得深究的关键。 法媒对此避而不谈,反而将焦点引向 “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显然是想到了“阵风”事件。 更深一层看,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歼 - 10 系列战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不仅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性价比更是远超部分西方同类产品,这无疑触动了西方国家的利益。 法国作为航空工业大国,其阵风战机与歼 - 10 在国际市场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此次借 F-7 事件大做文章,本质上是想通过抹黑中国制造,间接打击歼 - 10的国际声誉。 但这种手段显然站不住脚,歼 - 10 的口碑是在实际表现中积累起来的,无论是在珠海航展上的精彩亮相,还是印巴空战中的稳定发挥,都用事实证明了其可靠性。 而 F-7 作为一款上世纪研发的战机,早已不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代表产品,将其超期服役出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制造水平挂钩,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有迹可循,从早期的技术引进到如今的自主创新,每一步都经过了严格的试验和验证。 歼 - 10 等新一代装备在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是其能够在国际市场立足的根本。 说到底,法国媒体的这番操作,本质上是试图用舆论手段干扰公平竞争,这种做法既不专业,也不道德。 在全球化的今天,装备贸易的核心是实力和信誉,中国航空工业用数十年的努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绝不会因为这样的舆论小动作而动摇。
印度和巴基斯坦或将发生大战7月23日印度阵风战机向印巴边境集结,印巴局势再度紧
【63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