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实是没资格嘲笑伊朗“被渗透成筛子”的,因为到今天,中国的最致命敌人,早已经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3 13:55:37

中国其实是没资格嘲笑伊朗“被渗透成筛子”的,因为到今天,中国的最致命敌人,早已经不是美国北约、俄罗斯,或者什么日韩菲印了,我们的最致命敌人,也已经变成“自己人”了。 摩萨德的间谍能把伊朗高层名单摸得门儿清,防空系统的漏洞掐得死死的,这才让以色列的空袭跟走自家院子似的。 别觉得这是人家国力弱才出的岔子,真论起来,我国面临的渗透风险只会更复杂。 这些年国安部门通报的案例里,有高校教授拿着国外经费,把实验室里的核心数据打包送走的; 有军工企业的技术员,为了几万块钱,就把新型装备的参数卖给境外势力的;甚至还有媒体从业者,披着“客观报道”的外衣,专挑社会敏感点煽风点火,背后全是境外机构在支招。 这些人不是拿着枪冲进来的敌人,他们可能是邻居家那个看起来和善的退休干部,可能是大学里受人尊敬的博导,白天跟你聊家长里短,晚上就把打听来的消息加密发出去。 和平时期尚且如此,真到了有冲突的时候,藏在暗处的恐怕更多,咱们人口基数摆在这儿,十三亿多人里,想找点见利忘义的,或者被洗脑洗糊涂的并不难。 这些人知道咱们的软肋在哪儿,知道哪条铁路线最关键,知道哪个发电站的防护最薄弱,甚至知道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具体位置。 平时看着不起眼,真到节骨眼上,随便动点手脚,造成的破坏可能比敌人一颗导弹还严重。 就像之前通报的那个案例,一个在海事部门工作的职员,利用职务之便,把港口的船舶调度信息卖给境外,这要是在战时,敌人顺着这些信息来堵咱们的海上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人窝火的是,这些“自己人”的渗透手段越来越隐蔽,以前靠个秘密电台,死信箱什么的还容易被发现。 现在全改成了加密聊天软件、虚拟货币交易,甚至把情报藏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里,或者艺术展览的作品说明里。 去年国安部门破获的一个案子,境外势力就是通过资助民间环保组织,让他们以“调研”的名义,跑到军事基地附近拍照片、测信号,回头就把这些数据整合成了详细的情报报告。 这些组织打着“公益”“学术”的旗号,活动起来堂而皇之,谁能想到背后藏着这么多猫腻? 有人可能觉得,我国国防硬实力够强,航母编队在远海航行,导弹能打到全球任何角落,谁也不敢轻易动武。 这话没错,但硬实力再强也架不住内部有人凿墙脚,就像建大楼,钢筋混凝土用得再扎实,地基里被人埋了几根朽木,真遇到地震,塌起来比谁都快。 如今境外势力搞渗透,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种派特工潜伏的老套路了,现在人家玩的是潜伏战术。 先通过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撒钱,资助点看似无关痛痒的研究,慢慢培养代理人;再利用社交媒体搞舆论战,把一些极端观点包装成“独立思考”,挑动群体对立,从内部瓦解共识。 那些被拉下水的,有的是贪钱,有的是被所谓的“普世价值”灌了迷魂汤,觉得帮着境外势力做事是“推动进步”,到最后卖了国家还觉得自己挺光荣。 说到底,这些披着“自己人”外衣的敌人,比美国的航母编队更让人头疼。航母来了,咱们有导弹盯着;战机来了,咱们有雷达照着。 可这些藏在人群里的,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动手,也不知道他手里攥着多少要害信息。 国安部门抓得再勤,也不可能把所有隐患都连根拔起,毕竟只要有利益诱惑,就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所以说,别光顾着看伊朗的热闹,咱们自己更得绷紧这根弦。对那些动不动就唱衰国家、美化境外的言论,得多留个心眼;对那些打着“交流”“合作”旗号,专往敏感领域钻的人,得提高警惕。 真到了关键时候,能靠得住的只有咱们自己人拧成一股绳,要是内部先被蛀空了,再强的硬实力也撑不住。 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那些被渗透得厉害的国家,哪一个不是从内部先乱起来的?咱们可不能走那条老路。

0 阅读:1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