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廖耀湘听说,远征军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大感惊奇,连忙接见她,率先对她敬礼,还请这个女兵去他家吃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日军入侵的铁蹄踏破了国土,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刘桂英是一名普通的医院护士,每天看着伤员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医院,她的内心难以平静,当远征军开始招募时,这个年轻的姑娘没有丝毫犹豫,收拾简单的行囊就加入了队伍。 在缅甸战场上,远征军的表现令人骄傲,新22师的将士们英勇善战,一度将日军打得节节后退,刘桂英和其他四位女护士在野战医院里忙碌着,为伤员换药包扎,有时还要背着医药箱跟随部队冲锋陷阵。 然而战场风云突变,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切断了远征军的归路,为了突围,部队不得不选择一条令人胆寒的路线——穿越野人山,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决定会让数万将士陷入一场空前的生存考验。 野人山是一片横跨中缅印边境的原始丛林,当地人称它为"魔鬼居住之地",这里终年不见天日,瘴气弥漫,毒虫猛兽横行,刘桂英和四位女护士互相鼓励,结伴同行,却不知道等待她们的将是怎样的地狱之旅。 进入丛林后,第一个敌人就是老天,雨季来临,天空像漏了的水桶,瓢泼大雨日夜不停,脚下的路变成泥潭,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和泥浆搏斗,山洪暴发时,睡在溪边的战士瞬间被吞没,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更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蚂蟥,这些黑色的小怪物像雨点般从树叶上落下,悄无声息地钻进衣服里吸血,刘桂英每天都要在火堆旁检查身体,将一只只吸饱血的蚂蟥揪下来,皮肤上留下密密麻麻的血点。 饥饿很快就成了最大的威胁,补给断绝后,部队先是吃光了战马,然后是皮鞋皮带,最后连手枪套都不放过,但这些东西远远不够,士兵们只能去啃树皮、挖野菜,然而在这片致命的丛林里,看似能吃的东西往往暗藏杀机,不少人因为误食毒果丧命。 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疟疾、瘴气病等疾病开始在部队中蔓延,刘桂英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她和其他女护士想尽办法救治病员,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医疗物资的严重匮乏让她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在穿越野人山的队伍中,原本约有五万将士,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支队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减,死亡以各种方式降临:有的倒在了毒虫的獠牙下,有的被野兽叼走,更多的是被疾病和饥饿夺去了生命。 在这片绿色地狱中,刘桂英的四位女伴相继离世,每一次离别都像一把刀,深深刺痛她的心,有的感染瘴气病撒手人寰,有的被野兽袭击,还有人因为承受不住煎熬选择跳崖,最后的战友何珊在临终前拉着她的手,托付她一定要活着出去,告诉国人她们是为国捐躯。 刘桂英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她经常整夜失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担心一觉醒来会和其他战友一样悄无声息地死去,为了保持清醒,她开始在夜里主动照看其他伤病员,用忙碌来驱赶恐惧。 野人山的考验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意志力的较量,有一次,刘桂英发现自己的腿上爬满了蚂蟥,她想起老兵说过这些虫子怕火,于是忍着剧痛,用火把清理,当十几只吸血虫陆续掉落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战胜死亡的欣慰。 更令人心碎的是那些重伤员的选择,在一处山谷,上千名无法行动的伤兵,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也为了不被俘虏,选择了集体自焚,那场景成为所有幸存者心中永远的伤痛,火光中回荡着他们宁死不屈的呐喊。 在绝望中,希望突然降临,1942年7月底,美军侦察机发现了丛林中的幸存者,开始空投物资,当刘桂英爬上山顶,看到远处帐篷的瞬间,她以为是饥饿产生的幻觉,直到真正接触到那些物资,她才相信自己真的获救了。 从野人山走出来时,刘桂英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体重只有七十斤左右,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因为她完成了战友的嘱托,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在她所在的护士班,只有她一个人活着走了出来。 战争结束后,刘桂英的人生并不平坦,她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却因为远征军的历史问题被下放农村,直到1990年才得到平反,已经七十岁的她终于拿到了微薄的养老金。 2015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的刘桂英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面对记者采访,这位老人平静地说,在国家危难之际,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责任,她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2021年11月,刘桂英在合肥去世,享年102岁,她的一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诠释了和平的可贵,野人山的累累白骨早已化作春泥,但那些用生命铺就的血色归途,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远征军唯一在世女兵刘桂英:沿着白骨走,爬出野人山》
1942年,廖耀湘听说,远征军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大感惊奇,连忙接见她,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22 21:47:44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