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63年,溥仪在北京街道散步,路过一烧饼摊,于是便买了一个,没想到刚吃了一口,

1963年,溥仪在北京街道散步,路过一烧饼摊,于是便买了一个,没想到刚吃了一口,便咬牙切齿的说,那群死太监竟然骗了我40多年。[微风] 1963年8月的一个下午,57岁的溥仪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作为普通市民的他在街边买了个刚出炉的芝麻烧饼,一口咬下去,热腾腾的香气和酥脆口感让他惊呆了。 这竟然和他从小在宫里吃的完全不一样,宫里的烧饼总是凉的,硬梆梆像石头一样难咬。太监们告诉他这叫“御用烧饼”,说刚出炉的烧饼“有失皇家体统”。 溥仪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整整五十多年,那些所谓的宫廷规矩,不过是太监们偷懒编造的借口,他们从街上买来热烧饼,故意放凉了才端给皇帝,还美其名曰“宫廷礼制”。 其实御膳房里类似的把戏多得很,按规定皇帝每餐要有上百道菜,听起来很丰盛,实际上大部分菜从厨房到养心殿要走很远,早就凉透了。 有些菜根本就不能吃,厨子们为了凑够这么多道菜的数量,经常用一些装饰性的摆盘充数。 宫里的水果也有猫腻,溥仪16岁那年第一次看到有人削苹果皮,非常惊讶,他从小吃的苹果都是太监削好切成小块的,还以为苹果天生就是那个样子。 太监们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老百姓都穿着破烂衣服,街上到处是要饭的,为了不让小皇帝产生出宫的念头,他们把外面的世界描绘得一片萧条。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才发现,北京城比太监们说的繁华多了。 但直到这个下午吃到热烧饼,他才真正理解什么叫被欺骗,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一个普通的烧饼,却让他看清了宫廷生活的虚假。 那些维护“皇家尊严”的规矩,实际上把皇帝困在了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连最基本的生活体验都是假的,更别说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了。 一个统治天下的皇帝,连烧饼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太监们为了省事编个小谎,结果骗了皇帝半辈子。 这让溥仪想起小时候的很多细节,为什么宫里的汤总是温吞吞的?为什么点心总是软塌塌的?现在全明白了,不是什么宫廷特色,就是放久了。 从三岁登基到现在,他活了大半辈子才吃到一口热烧饼,这比任何政治教育都来得震撼,让他彻底明白了什么叫脱离实际。 溥仪后来常说,做皇帝时以为自己拥有全世界,其实连一个热烧饼都没真正拥有过。那些看似尊贵的待遇,不过是把人困在金丝笼子里的手段。 街头的烧饼摊还在那里,热气腾腾的香味依然吸引着路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最平常的小吃曾经让末代皇帝重新认识了整个世界。 信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