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公元前176年,西汉宰相周勃被捕入狱,受尽欺凌和羞辱。后用1000两黄金贿赂狱卒

公元前176年,西汉宰相周勃被捕入狱,受尽欺凌和羞辱。后用1000两黄金贿赂狱卒,狱卒才点拨他:去找你的儿媳妇,只有她才能救你。 周勃攥着狱卒塞过来的纸条,粗糙的手指把纸角捏得发皱。他蹲在冰冷的稻草堆上,脑子里嗡嗡响。自己可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鸿门宴上护过主,诛吕安刘时带过兵,堂堂绛侯、前宰相,如今竟要靠儿媳妇救命?说出去怕是要被满朝文武笑掉大牙。可狱卒那眼神分明是看透了局势,这牢里的日子,多待一天都可能掉层皮——前几日有个小吏见他不顺眼,抬手就甩了两耳光,他想反驳,却被铁链锁着动不了,那股窝囊气堵得他心口发疼。 思来想去,周勃咬了咬牙。命都快没了,还顾什么脸面?他托来送牢饭的家人带了句话出去,寥寥数语,只说“望儿媳念及翁婿情分,救老父于水火”。 这话传到周府时,周勃的儿媳妇正坐在窗前绣着一方锦帕。她不是旁人,正是汉文帝刘恒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听到老父亲在牢里的消息,公主手里的绣花针“啪嗒”掉在地上。她知道公公的脾气,一辈子刚直,宁折不弯,能让他低头求到自己头上,可见是真没辙了。 当天下午,馆陶公主就进宫了。她没直接去找汉文帝,而是先到了薄太后宫里。老太太正歪在榻上听宫女读《诗经》,见女儿来了,脸上堆起笑:“今儿怎么得空了?”公主“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先掉了下来:“娘,您得救我公公啊!” 薄太后放下书卷,眉头皱了皱:“周勃?他不是在牢里吗?听说犯了谋逆的罪。”“哪有的事!”公主哭得更凶了,“当年吕家作乱,是公公带着手下杀进长安,把那些想夺刘家天下的人全收拾了,这才把您和陛下从代地接回来当皇上太后。他要是想反,当年有的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 薄太后被这话点醒了。她想起当年从代国进京,一路都是周勃派兵护送,夜里还亲自带着亲兵在宫门外守着,生怕出一点岔子。那时候的周勃,铠甲上还沾着血,却对着她拱手行礼,说“臣定护太后陛下周全”。 到了晚上,汉文帝给薄太后请安,老太太劈头就问:“周勃谋反的证据,你真的查实了?”汉文帝一愣,说:“有大臣上奏说他私藏兵器,意图不轨。”薄太后抓起身边的头巾就朝他扔过去:“你糊涂!周勃当年诛吕的时候,手里握着整个北军的兵权,那时候他不反,现在卸了职,住到一个小县里,手里就算有两把刀,能反得了?” 汉文帝被母亲骂得低下头。他其实也心里犯嘀咕,周勃是开国功臣,又是自己的拥立者,只是刚登基那会儿,朝堂上功臣势力太大,他难免有些猜忌。这会儿被母亲点透,再想起周勃光着膀子进殿请罪时那副苍老模样,忽然觉得自己确实做得不妥。 没过几天,汉文帝下了道诏书,说查无实据,赦免周勃,恢复他的绛侯爵位。周勃走出监狱那天,阳光刺眼,他抬头看了看天,忽然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作揖。他知道,自己这条命,不光是靠1000两黄金,更是靠那些没被忘记的功劳,靠那位肯为他说话的儿媳妇。 后来周勃常对儿子说:“做人啊,能伸能屈才是真本事。当年我总觉得自己功高盖世,谁都不用求,到头来才明白,这世上的理,有时候得靠人帮着说才能传到皇上耳朵里。”而那段经历,也让汉文帝更明白,对待功臣要恩威并施,更要明辨是非,往后朝堂上,少了许多无端的猜忌,多了几分踏实的安稳。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等史料整理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2
2025-07-21 11:23
这样的文章也能发表,真是佩服啊!馆陶公主的母亲是窦后,薄后是她奶奶!周勃的儿媳是绛邑公主,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2
2025-07-21 05:28
儿子周亚夫还是被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