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女子去吃糖水,一碗3元钱的糖水用一个大碗盛着,她用勺子一挖,里面却只有薄薄一层。女子感觉不舒服,厨师长回应:“我们又不是卖38元,58元,3块钱只是尝个口感。而不是说让你吃饱。”女子回应自己被网暴。 据7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女子去一家餐馆吃糖水。结果却发现对方成糖水的碗是内增高。双方发生争执。 女子知道一家餐馆的双皮奶很出名,而且团购价也很便宜,一碗才三块钱。 女子看到图片上盛放双皮奶的碗很高,很大。觉得挺划算。就打算去尝试一下。 到餐馆后,她交了钱,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双皮奶。 终于,服务员把双皮奶上上来了。女子看到盛放的碗比自己看图片的还要大,心里感叹这家老板做生意可真实惠。 于是,饥肠辘辘的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却不料,她的调羹还没往下挖,就听到勺子碰到碗底的声音。 女子吃了一惊,她仔细一看,这才发现盛放双皮奶的碗看似高大,其实是内增高,底部很厚。 双皮奶刚端了端上来时看似一大碗,其实只有薄薄的一层。 女子感觉到被欺骗。指责对方涉嫌欺诈消费者。 但餐馆厨师长却说:“我们售价只有三块钱。三块钱的东西你感觉能有多少?它只是尝一个口感。不是说让你吃饱,如果我们卖38块钱或者58块钱,你说薄薄的一层。那是属于欺诈。” 餐馆和厨师长觉得他们也很委屈,因为他们一碗只卖三块钱,现在开店成本这么高,房租水电和其他开销。还有人工和糖水的成本费。 在苏州这个地方,一碗糖水3块钱,已经是便宜到极点。 女子也很委屈,三块钱你可以明码标价,可以用很小的碗。但你不可以用这么大的碗,让消费者产生误会。 双方发生争执后。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随后女子说因为考虑到店家的生意问题,她从来没有回复过。可她现在却被网暴了。 对此,有人说:钱不多,但是做生意应该实在,多大量就是多大量,用这个碗是不合适的,但顾客也不应该太挑剔,毕竟才3块钱。 有人说:不是三块钱的问题,而且明明一厘米的厚度,为什么要用10厘米深的碗? 3块钱确实是良心价,但用这样的碗容易引起误会。比如我,不在乎花了3款钱,但视觉上觉得是一满碗,结果只吃到一层,会觉得被骗了,口感再好也没了。 我可以容忍你用一个小碗装卖三块,我不能容忍你用一个超级大碗,给我放了两口饭,我觉得投诉的没错。 这是贵不贵的问题吗?我之前去过一个火锅店,也是用的这种碗装的牛肉,一份 18 是不贵,但是去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想去了,老感觉有种被坑的感觉,你十八摆一片都行,我只要想吃我都会拿,但是弄开一层就感觉很不爽,有点把顾客当傻子。 那这件事在法律上该如何解读? 1、该店家用大碗装双皮奶,里面却装着薄薄一层,侵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去店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有权知道该商品的真实情况。 本案中,店家用大碗装双皮奶,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会。虽然一碗价格只有三块。却侵犯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米其林餐厅的东西也很少,一大盘子上面一点东西,但人家那是明着的。你一看就知道东西很少。而店家用这种碗会让消费者产生误会。 2、店家这种行为,女子可要求店家退一赔三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对方退一赔三。 本案中,女子能否要求店家退一赔三,要看店家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 店家用大碗装糖水,让消费者误认为是一大碗。但实际上却在用量上缩水,违反不正当竞争法。其行为涉嫌构成欺诈。 女子可以要求对方退1赔3。 作为生意人来说,一碗三块钱,你就直接用小碗装。如果嫌价格便宜,可以用大碗卖几十块消费者他自己愿意。这样对双方都公平。 给消费者端来这么一大碗。最后却是薄薄的一层,且不管价格如何总给人心里不舒服的感觉。 3、女子说她被网暴,是谁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公民的身份信息,电话,住址都属于个人隐私权,任何人不得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王女士把糖水事件发布到网上后,随后,她的工作单位和住址被曝光。她自己本人也遭受网暴。 泄露她隐私的人如果被查到,或许将被处以治安管理处罚,严重的,可涉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