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高层这四个字,说到苏杰生心坎上去了,对华态度立马发生改变 7月1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专机提前两天抵达天津,原定于15日的上合外长会前来,显然是要与中国好好谈一谈。第二天,中方高层就在北京会见了他,直接提出了“龙象共舞”这一外交大招。苏杰生当场表示,中印关系正在“持续稳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五年来印度外长首次访问中国,上一次访问还是在2020年边境冲突之前。 “龙象共舞”这个词简直妙极了。中国是龙,印度是象,两个亚洲巨头要一起跳支舞,既承认了印度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又明确表达了合作共赢的愿景。印度人最喜欢的就是被重视,这些年莫迪政府通过“东进政策”加入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实际上就是想要提高存在感。现在中国直接邀请印度共舞,这比美国天天喊“印太战略”要来得实在——毕竟中印贸易额是美印的三倍,印度人心里明白,谁的饭香得更浓。 但别以为这是中国单方面的示好。看看苏杰生的行程安排就能看出端倪:他特意提前两天来,显然是要私下讨论一些敏感问题。边境争议、贸易逆差、国际站队等问题都不是能在多边场合公开讨论的。因此,中方提前接待,为单独会谈提供了时间。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测试水温”——印度想知道中国能让步到什么程度,而中国则在试探莫迪政府的诚意。 回顾去年金砖峰会,两国领导人会晤后,中印关系逐渐解冻。如今,印度外长五年首访,无疑为这一缓和进程加盖了官方认证的印章。最巧妙的安排是在上合会议这个框架内进行:既避免了正式国事访问的压力,又能在多边场合中讨论双边问题,印度此举颇为老练。 现实的利益才是背后的驱动力。印度经济增速放缓,急需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而中国也需要稳定周边环境,应对美国的围堵。双方都明白,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对峙纯粹是资源浪费——不如联手开发非洲市场。苏杰生所说的“稳步改善”并非空话,去年中印贸易额已悄然回升至1200亿美元,边境部队的后撤也在按计划推进。 当然,“龙象共舞”并不意味着一切和谐。印度短期内不会退出由美日主导的抗华小圈子,中国也不可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完全站在印度一方。但这两大文明古国已经学会了用商业思维来处理地缘竞争:该争的争,该做生意的做生意。就像两个老棋手,明明知道谁也吃不了谁,倒不如先品一品棋盘边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