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十几名越军包围了小战士许明习,越军见他孤身一人,便想抓活的回去领赏。弹尽粮绝的许明习装上刺刀,打算殊死一搏,危急关头,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大家伙...... 1980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正激烈。云南边境那片崇山峻岭,成了中国解放军和越军你来我往的主战场。许明习,一个普普通通的安徽六安小伙子,就在这场战争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1958年出生,家里是工人家庭,没啥背景,但大别山区的红色传统从小就影响着他。1978年,他主动报名参军,成了解放军一员。经过训练,他被派到云南前线,直面战火。 1980年10月,许明习所在的部队接到任务,要穿插到敌后,拿下19号高地,断了越军的退路。这活儿不简单,敌人在周围布了重兵。许明习却不含糊,主动请战当尖刀班班长,带着几个战友就冲了上去。战斗打得艰苦,但他们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占领了19号高地。这一下,敌人的计划被搅得乱七八糟。 可越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占据186号高地,仗着地势高,火力猛,对我军阵地一通狂轰。情况危急,许明习当机立断,决定带尖刀班再抢20号高地。这地方三面受敌,地形险得要命,他心里清楚,这一去凶多吉少。但他没犹豫,带着人就往上冲。经过一番苦战,他们拿下了20号高地,总算压住了敌人的火力,给大部队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占领20号高地后,许明习和战友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越军就调集兵力反扑了。敌人一波接一波,火力越来越猛,我军阵地被压得抬不起头。打着打着,子弹没了,粮食也没了,形势糟得不能再糟。许明习一看,退路是没有了,干脆装上刺刀,准备跟敌人肉搏。这时,十几名越军围了上来,见他落单,以为抓个活的回去能换点赏钱。 许明习攥紧刺刀,摆好架势,打算拼死一搏。就在这节骨眼上,天上突然传来轰鸣,一个“大家伙”砸了下来。越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得晕头转向。原来,这是我军的炮火支援!前线打得火热,后方指挥部也没闲着,发现许明习他们被围,赶紧调来炮兵,对敌军阵地一顿猛轰。炮弹跟下雨似的,敌军阵地瞬间成了一片火海,死的死,逃的逃,彻底崩了。许明习抓住机会,带着仅剩的战友冲出包围圈,捡回了一条命。 这场仗,许明习和他的尖刀班硬是靠着顽强和胆识,以少胜多,打出了解放军的威风。战后,他被记了一等功,还火线入了党,成了共产主义的一员。这仗打得解气,也让人看到,普通战士也能干出不普通的事儿。 许明习的故事还没完。之后的战斗里,他照样冲在前面,功劳簿上又添了不少笔。1984年老山战役,他带队拿下148号高地,又立了二等功。可惜,同年7月12日,他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了,年仅26岁。年纪轻轻就走了,挺让人唏嘘的,但他留下的精神,够硬核,够实在。 说白了,许明习就是个普通人,没啥高大上的出身,也没天生神力。他就是靠着一股子信念和不怕死的劲儿,在战场上闯出了名堂。从安徽六安的工人家庭走到云南前线,他没啥特别资源,就是想为国出力。这种人,接地气,但也真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