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易鹏飞正在山林中侦察,忽见远处火光冲天,隐约传来哭叫声,他心中一紧:“这群土匪又在杀人了,得赶紧过去看看才行!”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但不少地方还没太平,湘西就是其中一处。国民党残余跟土匪勾结在一起,到处害人,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 这一年,有个叫易鹏飞的英雄站了出来,在湘西剿匪的战斗里,留下了让人听了就落泪的故事。 11 月 7 日傍晚,易鹏飞正以湘西游击纵队警卫中队长的身份,在湘西辰溪县板溪村执行侦察任务。突然,一阵女人的惨叫声传了过来。 易鹏飞心里一紧,顺着声音就跑了过去,一脚踹开村口茅屋那扇破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火冒三丈 —— 两个土匪正扯着一个少女的衣服。 “混蛋!” 易鹏飞吼了一声,抬手就开了两枪。这两枪准得很,两个作恶的土匪当场就倒了。 可枪声刚停,村外就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原来,附近的土匪听到枪响,一百多号人举着火把,从三个方向飞快地围了过来。 易鹏飞赶紧退到石砌的碉楼里,用桌椅把门窗堵起来防御。这时候,他发现墙角堆着半麻袋国军军服,这一下,更能确定湘西土匪和溃军是勾结在一起的了。 匪连长罗富德在外面大喊大叫:“活捉共军探子!” 易鹏飞根本不理睬,一次又一次打退土匪的冲锋。 可土匪实在太多,第十次把冲锋打退的时候,枪管已经滚烫。易鹏飞撕开衣襟擦了擦额头的血,这时候,碉楼外面突然飘来汽油味。 “给老子烧!” 罗富德下了这么个狠命令。易鹏飞握紧最后两颗手榴弹,摸了摸胸前口袋里女儿的照片。那是他出征前,妻子偷偷塞给他的,他心里琢磨着,一定要活着回去见家人。 就在火苗快要舔到窗棂的紧急关头,西南方向传来了山炮的轰鸣声。是 47 军 140 师 418 团副团长陈明友,带着 800 多个战士赶来支援了。 山炮连的三七炮威力不小,精准地把土匪的临时指挥所给掀翻了。“娘的,是正规军!” 罗富德的惨叫声被炮弹声盖了过去。 易鹏飞趁机踹开烧得通红的木门,一个小战士立马冲上来,用身子扑打他军装上的火苗。 见状,陈明友递过水壶说:“老易,你这模样可真够狼狈的。” 。 易鹏飞这才发现,自己的军裤早就被烧得只剩半截了。听说土匪头目张玉德纠集了 2000 多人在壕形地设埋伏,参加过辽沈战役的陈明友一拍大腿说:“正好拿他们试试新缴获的美式卡宾枪!” 易鹏飞抹了把脸上的黑灰,从死了的土匪身上扯下军旗,撕成布条,肯定地说:“给我两个连,保证把张玉德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第二天天刚亮,易鹏飞带着 200 名战士到了壕形地。晨雾里,能隐约看到满山满谷都是土匪。 易鹏飞让炊事班架起铁锅煮南瓜粥,自己则蹲在岩石后面,用缴获的蔡司望远镜仔细看敌情。这一看,他的手指使劲掐进了掌心 —— 土匪阵地上有好多平民被赶着走,这是张玉德常用的 “肉盾战术”。 易鹏飞下令:“传令下去,枪口抬高两寸!” 机枪手们眼眶都红了。土匪推着老百姓慢慢往前走,剿匪战士们的子弹只能从人群头顶飞过去。 张玉德躲在石砬子后面,狞笑着举起了步枪,他知道共军投鼠忌器的弱点。果然,土匪混在人群里突然开枪,三个战士倒下了。 天黑下来的时候,包围圈已经缩小到不到一里地了。易鹏飞看着战士们疲惫的样子,想起了 1945 年在雪峰山突围的情景。 他悄悄传令:“砍树枝扎成假人,把干粮袋都装满石头。” 几百个 “战士” 在篝火旁看着像那么回事的时候,易鹏飞带着队伍朝土匪防守最松的西侧山口摸过去。 黑夜里,他听到身后有树枝折断的声音,回头一看,通讯员捂着流血的伤口说:“队长,我掩护你们……” 易鹏飞心里一阵疼,但这时候不能迟疑,只能带着队伍接着往前走。 张玉德天亮后发现营地是空的,顺着血迹追到鹰嘴崖,见易鹏飞用最后一颗子弹击毙扑来的土匪。 他拿驳壳枪顶着易鹏飞太阳穴,瞥见对方衣领上的弹孔 —— 那是 1944 年常德会战中,易鹏飞为保护师长留下的伤疤。 易鹏飞愤怒地说:“我军的骨头,你啃不动!” 张玉德下令用 “五树分尸” 处死他。五棵松树被砍断的瞬间,英雄发出最后怒吼。远处 47 军主力的冲锋号响了,他却再也听不见。 张玉德松开缰绳时,易鹏飞衣襟里飘出女儿满月的全家福,背面写着:“爹爹打土匪,回来给囡囡买花布。” 牺牲时,易鹏飞年仅31岁。 半年后的公审大会上,张玉德被押往刑场。人群中冲出一位白发老太,颤抖着掏出半块银元 —— 那是易鹏飞救下的少女托人转交的遗物。枪响时,山风里似有赶尸匠的号子,那是英雄魂归故里。 如今,易鹏飞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杜鹃花年年盛放,比当年战火更艳。他的故事,永远刻在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