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如果说哪个国家能让第五代战斗机成建制拉去阅兵还搞“换装秀”,那除了中国,也没别的

如果说哪个国家能让第五代战斗机成建制拉去阅兵还搞“换装秀”,那除了中国,也没别的了。 最近亮相彩排场的这批“黑武士”歼-20,外形没动大手术,但细节全换了魂。最抓眼球的不是涂装,不是喷口,而是——座舱前那个换了颜色的“小玻璃”。 这块光电探测系统(EOTS)窗口,从过去的淡绿色变成了带着蓝光的新材质。看着小,动静不小。这不是搞装饰,这是主视觉系统的换代,换的是歼-20的“眼睛”。 熟悉战机的都知道,这种光学窗口的配色不是美学,而是光谱兼容——蓝色镀膜,大概率是为了配合红外波段探测的透射率。也就是说,歼-20正在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远、看得全、看得准”。 过去EOTS探前不探后,这次换装之后覆盖范围从180度扩成了360度,后脑勺也长眼了。不只是角度上的全向覆盖,更是空战思维上的跃迁。 现在的战斗,不是你看见敌人,而是谁先被谁看见。歼-20显然不打算被动挨打,它要的是——“谁靠近我,先亮。” 还有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新EOTS不仅换了窗口材质,背后配套的探测系统也可能做了波段升级。从中波红外换成长波红外的可能性极高。 什么意思?对地打击用中波,对空拦截要长波。歼-20的主业是空优,不打地堡,打的是高空高速、甚至隐身目标,用长波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长波抗大气扰动,探得远,也探得稳。尤其在高空对峙时,谁先捕捉谁,直接决定谁先死。 当然,别以为这只是哪个实验室搞的新装备测一测。这批“黑武士”不是挂模型,是要上台走正步的——说明这代EOTS已经不是研发态,是工程化了。能用、能量产,说明它不是“技术样品”,而是“部队装备”。 而这只是歼-20这次小步快跑的一部分。 另一个被默默改掉的地方,是尾喷管。新版本铆钉分布变了,整体收敛段结构也跟旧款不一样。 虽然没明显“锯齿”,但这种改动多半是给即将上马的国产大推力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5,提前做兼容调校。 换句话说,外骨骼已到位,就等心脏换新。 这不是小修小补,这是整体平台向下一阶段跨越前的“体检+预装”。 而这整套变化,拼在一起,透露出的核心信号只有一个:中国空军在做下一轮技术切换准备,而且——没打算慢慢来。 放到更大的语境里也更清楚了。 现在的空战,不只是比谁载弹量大、谁飞得快,更是比谁看得准、看得早、看得全。这就是传感器的战争、感知的战争。 你可以隐身,但你不能不发热。光学和红外,就是隐身战机的“天敌”。歼-20这次把360度红外感知做成标配,就等于给自己配了全景雷达+自动哨兵系统。看得远,看得快,就意味着:对方才刚冒头,你已经锁定。 当F-35还在被动依赖空中加油时,歼-20已经开始往体系中融。尤其是在国产预警机、无人僚机、乃至高空高速远程导弹形成数据环的趋势下,歼-20正在从“孤胆英雄”,变成“指挥节点”。 有人说,隐身战机的战场,不在格斗,而在感知。不争气的不是谁先射击,而是谁没先发现。 这次“黑武士”的换装,不是表演,是表态。不是秀肌肉,是提醒——中国空军,真的已经不一样了。 参考资料:黑色涂装的歼-20A实力有多强 隐身技术大揭秘——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