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3834吨稀土到达美国!超3年总和为去年27倍,西方军工的救命稻草 中国对稀土的

3834吨稀土到达美国!超3年总和为去年27倍,西方军工的救命稻草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原本是一道明显的红线。但西方显然不愿就此断粮。 路透社一则独家披露,将这条正在消失的“灰色走廊”曝光: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超过3834吨锑产品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被“转运”进入美国,数量是往年同期的27倍。这不是正常采购,而是一次系统性、产业链级别的“规避行动”。 数字上看,这是一次典型的预埋式军工物资补货操作。锑作为重要的战略矿物,被广泛用于电池、电路、合金、芯片封装与火工材料。过去几年,这类材料一直被低调储备,如今骤然大规模流入,不难看出西方军工产业链早已开始为“失去中国”做准备。 而真正耐人寻味的,是这批货的来路。 美国Gallant Metals公司负责人亲口承认:他们并非直接从中国进口,而是通过“中国代理采购+改报品名+第三国转运”的模式,将稀土变成“合法货物”,再从泰国或墨西哥入境美国。 看似绕了一圈,实际上是中美都心知肚明的灰区操作。区别在于——这次有人主动挑明了。 为什么此时公开?很简单,这条通道很可能已经失效了。 根据央视与中国商务部近期的通报,今年5月中国启动了针对镓、锗、锑等战略矿产的走私专项打击行动,而这批“3834吨”,刚好是5月前的记录。打击开始,漏洞堵死,才有底气让路透社“事后报喜”,也好让美方对国内军工系统交代。 更关键的是,泰国根本没有规模化的锑矿。这次被点名的一家“泰国联合宠物工业公司”,查实是中国Youngsun化工的海外子公司。换句话说,这次绕行,既不是泰国自己的矿,也不是西方自己搞的物流,而是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点+西方买家绕法规配合,共同完成的。 讽刺的是,有些中国企业居然在出口本国明令禁止的战略资源。这不是监管漏洞,而是部分内企主动钻空。按照Publican平台创始人Ram Ben Tzion的说法,“中国企业在规避管制方面非常有创意”,这已经不是挖苦,而是点名。 要知道,这类稀土物资每一克都可能转化为芯片、弹头或制导元件。今天送出去的是“锑粉”,明天可能就是装在战斧导弹上的温控器。而能让这条灰色通道存在5个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警讯。 从现在开始,外部拿不到货了,就会加快转向炒作话题——“你看,我们是不得已”“你们打击自由贸易”“中国公司也有责任”……一边混淆责任归属,一边制造舆论压力。其实本质还是一样:资源得不到,就试图讨价还价。 但中国稀土真正的价值,在于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可管控性。这不是定价权,而是卡脖子权。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出口审查制度,不断地“打补丁”“追内鬼”,西方就永远能找到缝。 这也是管制刚刚开始时最难的一段:既要封堵利益链条,又不能全面割裂产业信任;既要压下境外收购,又不能让合法贸易通道被误伤。而西方正好利用这段混沌窗口期,把“最后的补货”装满军火仓库。 好消息是,漏洞已经引起重视,审查链条在强化中。坏消息是,西方军工已经吸了一口氧气罐,但撑不了太久。 稀土不是一朝一夕的“禁运工具”,而是系统博弈下的资源武器。关键不是一时的多少吨,而是能不能守住底线,不做“战略矿产的搬运工”。 对西方来说,这批锑就是延命剂;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警告。 参考资料:《央视网:商务部回应锑镓等资源出口管制:符合国际惯例,已开展走私打击行动》

评论列表

用户90xxx39
用户90xxx39 3
2025-07-11 16:48
捉了判死刑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1
2025-07-11 20:51
5月前的记录?不可以事后作?是以前的27倍这就是最大疑点,这3834吨是几个能生产的吗?又有谁能提前那么长时间预知而提前布局?这是上下联手犯罪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