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山西军区司令肖新槐回乡探亲,不少同乡老红军找来了,提出:“贤怀,我们与红军大部队失散后,流落回了乡,你能不能给我们写份证明材料?”肖司令听后,含泪回答:“这个证明我不好写。” 1927年,20岁的宜章县近城团分水上石口村青年肖贤怀听说:“县里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就为穷苦百姓做主。”肖贤怀与几个同乡伙伴一商量,大家一起走了20里山路,报名参加了农民自卫军,就此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几十年南征北战,肖新槐(参军后改名)这个农家小伙经历了战火的淬炼,成长为我军著名的勇将。1953年,刚从朝鲜前线凯旋不久,被任命为山西军区司令的肖新槐回乡探亲了。宜章县特别重视,专门安排了警卫人员(民兵),准备在肖司令住处外日夜站岗,保护肖司令的安全。 肖司令听后,当即表示:“都是父老乡亲,他们怎么会害我?赶快把警卫人员撤了,不准阻挡乡亲们。”回乡第2天,就有不少老红军找来,其中有熟识的同乡发小,也有不认识的失散红军。发小讲:“在长沙战役时,我们与大部队失散,一路找不到部队,只能流落回乡了。现在待遇还没落实,贤怀你能不能给我们写一份证明?” 听闻此言,肖司令眼眶含泪,却还是讲:“咱们分别20多年了,不了解你们离队、回家时的情况,这个证明我不好写。你们要相信组织,凡是伤重失散离队,回家后安分守己的,国家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如果你们做了对不起革命的事情,对群众讲清楚,也是会得到谅解的……” 发小们听后,也明白了肖司令的苦心,不久后就证明了身份,享受了一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