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要求成员国做好战争准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9日报道,北约警告称,俄罗斯可能在五年内做好攻击北约的准备。欧盟9日宣布首个战略储备计划,策划储备食品、水、燃料和药品等基本物资,以应对潜在危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实在看不出俄罗斯有何种理由和必要去攻击欧盟。北约32个成员国中有29个也是欧洲国家,但欧洲的安全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如果北约不断东扩威胁俄罗斯的安全,最终欧洲国家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安全。现代战争已经不同于前两次世界大战,毁灭性更强,欧盟要求成员国储备食品、水、燃料和药品等基本物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欧洲国家只有摆脱美国控制,学会与俄罗斯和平相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俄罗斯要是真想打欧盟,何必等到五年后?看看地图就明白,从加里宁格勒到波罗的海三国,火炮射程内就能覆盖半个东欧。真要动武,现在的北约东翼防线根本经不起第一波冲击。可俄罗斯这些年做了什么?即便被北约逼到家门口,也只是在克里米亚划了条红线,在叙利亚保住了立足点,从没主动往欧洲腹地伸手。 欧盟攒这些储备物资,更像给老百姓演的一出戏。去年能源危机时,德国的储气罐还没填满,民众就开始囤积蜡烛和木柴,最后还不是靠从俄罗斯偷偷买低价原油才撑过去?食品药品这些东西,真到了全面冲突的时候,光靠仓库里那点存货撑不了几周。欧洲的供应链早就绑在全球化的战车上,德国汽车缺的线束、法国核电站用的零件,好多都得从俄罗斯或者经俄罗斯过境,真撕破脸,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北约喊着“俄罗斯威胁”喊了三十年,可欧洲的安全隐患恰恰是自己养出来的。冷战结束时,俄罗斯曾主动提出加入北约,换来的却是五次东扩,连原华约国家都被拉进阵营,导弹基地都快修到圣彼得堡了。换作任何一个国家,家门口被架着枪炮,能坐得住吗?俄罗斯反击的从来不是欧洲,而是步步紧逼的军事围堵。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这些动作背后总晃着美国的影子。美国刚宣布向波兰增派两个装甲旅,欧盟就紧跟着搞储备计划,这节奏未免太同步了。美国人在欧洲卖了多少军火?去年光对欧军售就赚了480亿美元,比欧盟全年的防务预算总和还多。欧洲越是紧张,美国的武器和能源就卖得越火,这笔账算下来,谁才是危机的受益者,一目了然。 欧洲其实不是没明白人。法国总统马克龙喊着“战略自主”,德国企业偷偷恢复与俄罗斯的化工合作,连匈牙利都敢公开反对对俄制裁。这些国家心里清楚,跟俄罗斯做生意能赚欧元,买美国的天然气得花高价,真打起来,第一个被牺牲的肯定是欧洲的年轻人。 说到底,储备再多物资也挡不住导弹,建再多军事基地也换不来安稳。俄罗斯想要的不过是不被威胁的安全感,欧洲想要的是踏实做生意的好日子,这两样本不矛盾。可要是总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把邻居逼成对手,那欧洲的仓库就算堆成山,也只能是给自己的安全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