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阳谋!怕中国反对印度入常,俄罗斯硬拉上巴西,让中国做选择 金砖峰会现场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俄罗斯总统普京只能通过视频参会,中国代表团的出席规格也低于以往。 印度总理莫迪坐在了会场中心位置,主动与巴基斯坦代表握手合影,这与过去几年他亲近西方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转变背后,是美国给印度开出的选择题:要么选西方阵营,要么选金砖国家。 如果脱离金砖体系,可能引发大规模资本外逃。莫迪出发前特意强调印度是金砖"创始国",暗示要争取更大话语权。这个信号,在联合国改革的大棋局中显得格外重要。 今年5月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达成重要共识,支持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扮演更重要角色。俄罗斯媒体在报道时特意突出这层含义,把中国推到了外交选择题面前。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公开主张安理会扩容,要求增加亚非拉国家代表名额。表面看是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实则把巴西和印度"打包"提案,让中国面临两难。 为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印度已努力了整整二十年。数据显示,近五年印度提交的安理会改革提案数量,比前十年的总和还多出近一半。 新德里每年投入数亿美元专项经费推动国际机构改革,其中大部分用在安理会改革上。 今年3月,印度联合巴西、德国、日本组成的"四国集团",抛出一个精妙的扩容方案:将安理会成员国扩大到25个左右,新增6个常任席位。 其中4个席位明确预留给亚非拉地区。最厉害的是提议新增常任理事国在过渡期内不行使否决权,既安抚现有五常,又回避了最大争议。 中国对印度国际地位的态度正悄然变化。相比几年前的谨慎表态,今年金砖外长会后中方明确表示支持印度等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就在俄罗斯力推印巴"入常"时,印度却在金砖内部展现出矛盾立场。 今年4月外长会议因分歧未能发布联合公报,印度拒绝写入"反对美国关税霸权"内容,还质疑俄罗斯对乌克兰问题的关切。 更让成员国意外的是,当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时,印度竟私下与美国协商双边协议。 莫迪政府的摇摆暴露了战略焦虑:一边在金砖平台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一边又公开否认"去美元化";一边在边境问题上对华示强,一边又释放改善关系信号。 这种矛盾外交,让人怀疑其是否具备常任理事国应有的担当。 面对俄罗斯的捆绑战术,中国展现出清晰思路:原则支持安理会改革,强调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具体操作上则坚持改革需要充分协商。 当印度在上合组织多次阻挠本币结算、反对中巴经济走廊时,中国选择开辟新合作空间,今年6月与中亚五国签署永久友好条约,建立不受印度掣肘的合作框架。 印度争取安理会席位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常任理事国的徽章背后,镌刻的永远是"责任"而非"算计"。真正的国际担当,始于放下权谋的那一刻。 参考资料:莫迪的努力将有回报?终于拿到“入常”钥匙,中国支持印度发挥更大作用——搜狐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