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71年7月10日,摩洛哥国王的生日庆典上,突然闯入一群士兵,对着宾客们进行无

1971年7月10日,摩洛哥国王的生日庆典上,突然闯入一群士兵,对着宾客们进行无差别射击。军人出身的中国驻摩洛哥大使张伟烈,第一时间弯腰进行战术躲避,侥幸躲过了子弹。 哈桑二世1929年出生,是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长子。1956年,穆罕默德五世带摩洛哥走出殖民阴影,哈桑也在父亲的培养下成长。他在拉巴特学法律,又去法国深造,脑子里装满了现代治理的理念。1961年,32岁的他接过王位,想搞宪政改革,把传统和现代捏一块儿。可这想法虽好,却动了旧势力的蛋糕,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暗杀的阴影老是笼罩着他。1971年的生日庆典,就成了火药桶爆发的导火索。 摩洛哥那时候并不太平。经济不景气,社会矛盾尖锐,军队里有些将领对哈桑的改革早就不满。他们觉得国王软弱,搞西式那一套不接地气。马德默赫将军就是其中一个,他带兵策划了这场政变,想把王室一锅端了,换个新秩序。 再说说张伟烈,1937年入党,抗战和解放战争里都是硬角色,打仗出身的他胆大心细。1949年后,他从战场转到外交场,靠着沉稳和果断一步步爬上来。60年代末,他被派到摩洛哥当大使。那会儿中国正忙着在非洲找朋友,张伟烈的任务不轻,既要跟摩洛哥打好关系,还要应对当地的乱局。 他到摩洛哥没几年,就赶上了1971年这档子事儿。军人出身的经历,让他比一般外交官多了一份实战嗅觉,这在关键时刻救了他的命。 1971年7月10日,哈桑二世42岁生日,地点在斯基拉特宫。这地方靠着大西洋,风景好得很,常用来办大事儿。那天政府高官、各国大使都来了,张伟烈也在其中。下午6点多,庆典正热闹,突然一群士兵冲进来,手里端着枪,对着人群就扫射。带头的就是马德默赫将军,计划是杀光宾客,逼哈桑下台。 场面一下乱了套,有人倒下,有人跑。张伟烈反应快,第一时间弯腰躲避子弹,拉着翻译聂兵杰藏到桌子后面。他观察了一下,东边门被堵死,机枪扫个不停,北边南边是高墙,没路。西边有条走廊通海滩,他瞅准机会,带着聂兵杰匍匐过去,钻进走廊跑了。 到了沙滩,他们躲沙丘里,可后面跟来的人太多,暴露了位置。叛军追上来,子弹打得沙子乱飞,他们只能举手被押回去。路上张伟烈眼尖,看见路边有小树林,天色暗下来正好掩护。他和聂兵杰装受伤,落到队伍后面,瞅准空子冲进草丛,沿着沙滩跑到公路,拦车回了大使馆,总算捡回一条命。 再说宫里,叛军本来占上风,可事情突然翻盘。马德默赫在宣布胜利时,被自己人走火打死,头儿没了,叛军慌了。哈桑二世抓住机会站出来,背《古兰经》,喊话士兵放下枪,还许诺不追究。不少士兵动摇了,跪地求饶。哈桑赶紧去广播电台讲话,安抚全国,稳住了局面。这场政变不到一天就熄火了。 这场政变虽然短,却让摩洛哥的政治格局抖了一抖。哈桑二世靠着这次危机,证明了自己的手腕,之后统治更稳了些。但他也明白,军队和旧势力不是好惹的,后来改革步伐放慢,走得更小心。张伟烈的脱险,则成了中国外交官硬气的一面镜子。他靠军人本能和冷静判断,在生死关头保住自己,也给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形象加了分。 这事儿放到今天看,也挺接地气。谁能想到生日party能变成战场?张伟烈那份临危不乱,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