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9年,日本大佐为了取乐,举枪一连打死了八名中国士兵,随后,他又把枪口瞄准第

1939年,日本大佐为了取乐,举枪一连打死了八名中国士兵,随后,他又把枪口瞄准第九人,对副官说:“信不信,我能一枪把他打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大部队在中华大地上做出了桩桩件件泯灭人性的事情。 在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资料中,就有着不少触目惊心的记载。 那些日本军官残忍的将杀人作为乐趣,生命在他们的手中就像游戏。 正是他们这种残忍的举动,激起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让无数平凡的百姓有勇气站起来反抗,最终取得了全民族的胜利。 1939年,日军为夺取南昌,集结重兵强渡修水河。 中国守军虽浴血奋战,却因火力悬殊,防线多处被突破。 饭野贤十率领的联队作为预备队,在主力撕开缺口后投入战斗,负责追击溃退的中国军队并“肃清”残敌。 在日军眼中,这些散兵游勇已是待宰羔羊,毫无威胁。 饭野贤十,这位深受军国主义毒害的军官,早已将战争视为个人武勇的秀场,将杀戮当作消遣娱乐。 他并非第一次进行这种“死亡游戏”,其“神枪手”的虚名,很大程度上便是建立在虐杀失去抵抗能力的战俘与伤兵之上。 此刻,在这片刚刚被血洗的阵地上,他更是肆无忌惮。 他的每一次举枪,都伴随着日军士兵野兽般的嚎叫。 他享受着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快感,沉醉于下属的阿谀奉承之中。 这种极致的狂妄与对生命的漠视,为他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就在饭野贤十全神贯注瞄准远处那个蹒跚身影,手指即将压动扳机的瞬间,一声沉闷的、截然不同的枪声,如同炸雷般在他身后不远处响起! 突然,饭野贤十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惊愕与剧痛。 他连一声惨叫都未能发出,便重重地扑倒在地。 而一旁稻田少佐脸上的谄媚笑容僵住了,周围日军士兵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惊恐尖叫。 “敌袭!有敌人!” 稻田反应过来后扑到饭野身边,然而饭野早已气绝身亡。 稻田目眦欲裂,嘶声怒吼。 此刻,日军士兵如梦初醒,惊恐地环顾四周。 战场一片死寂,除了他们自己,目力所及之处,似乎只有倒伏的中国士兵尸体和燃烧的残骸。 难道有鬼? 稻田毕竟是军人,短暂慌乱后,他厉声下令:“搜!给我仔细搜!” 很快,在距离饭野贤十倒地处仅二十余米的一道被炸塌大半的堑壕里,一名眼尖的士兵发出了惊呼。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挺沾满泥土的捷克式轻机枪歪斜地架在堑壕边缘,枪口还残留着一丝余温。 而在机枪下方,一个年轻的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血泊之中。 他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面容稚嫩却沾满血污,身上军装破烂不堪,腹部一个巨大的伤口血肉模糊。 他的右手,却还紧紧握着那挺机枪的枪柄,保持着扣扳机的姿势。 然而,他早已双目圆睁,瞳孔涣散。 显然,他在濒临死亡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艰难地架起机枪,瞄准了那个恶魔,射出了生命中 也是最致命的一颗子弹。 这需要何等的意志力? 在剧痛与失血的折磨下,在意识模糊的边缘,他竟能完成瞄准、击发,并精准命中要害! 这已超越了生理的极限,是刻骨的家仇国恨所激发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最后一搏! 稻田看着这惨烈的一幕,看着少年士兵至死未闭的双眼,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没人想到,这个被他们视为蝼蚁、在血泊中挣扎的少年,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化身成了最致命的复仇者。 后来,日军从这名士兵破烂的军装口袋里,找到了一张被鲜血浸透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他的名字强三娃。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一个可能来自中国某个贫瘠乡村的少年。 没有显赫的家世,如同千千万万投身抗战洪流的无名战士一样。 他为何参军?或许是为被战火摧毁的家园,或许是为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亲人,或许只是为了一句“保卫国家”的朴素信念。 他倒在了南昌会战的修水河畔,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 日军方面,为掩盖其联队长被一名垂死中国士兵反杀的“耻辱”,将此事列为最高机密,严密封锁消息。 饭野贤十的死因被含糊其辞地记录为“战斗中英勇牺牲”。 然而,历史终将拂去尘埃。 多年后,日本国内有良知的史学家通过挖掘档案和亲历者回忆,将这段被刻意掩埋的真相公之于众。 强三娃,这个在生命尽头创造的惊人壮举,被后人铭记。 强三娃射出的那颗子弹,不仅终结了一个恶魔的生命,更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刻,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灯。 主要信源:(百度百科——强三娃、饭野贤十)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16
用户14xxx16 4
2025-07-09 09:50
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