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表示:当时是重庆市政府从某渠道了解到华为和大国企谈的都不顺利,就告诉张兴海让张总去和华为聊聊,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当时张总儿子自己和国外合作做了一型电车,市场也不认,就直接帮这款车开去华为总部,张总说请余总提提意见,余总那时候和广汽,上汽,长城等都没谈拢,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也没报太大希望,既然来了就谈谈吧。 当时华为跟好几家大厂谈合作,个个都想守住自己的话语权,结果愣是没谈拢。反倒是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抱着“只要你来,啥都好说”的态度找上门,连企业管理权都敢放手,这种魄力可不是谁都有。 更妙的是重庆政府的神操作,现成厂房备好,资金全力兜底,硬是给这场合作铺好了路。
说起来,要是当初那些大厂松了松口,哪还有现在的问界?有时候商业合作就是这样,太算计眼前的权柄,反而可能错过更大的风口。 赛力斯的“孤注一掷”看似冒险,实则精准踩中了华为急需一个样板的节点。
这种在关键时刻敢赌、敢放权的勇气,或许比所谓的“行业地位”更值钱。 你觉得,是赛力斯的魄力更重要,还是华为的赋能更关键?来聊聊你的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