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侄子两岁时,嫂子和我哥离婚,我哥抑郁出了车祸人不在了,这孩子就跟我父母在农村长大

侄子两岁时,嫂子和我哥离婚,我哥抑郁出了车祸人不在了,这孩子就跟我父母在农村长大。我父母养孩子还是老一套,宗旨就是饿不着就行。 一、老家院落里的刺目现实 我推开门,老家的小院涌进眼里时,心口猛地一揪。 七月的日头悬在半空,晒得土墙发白。侄子小宇正扒着墙头,瘦巴巴的身子晃得像片落叶,瞅见我,眼睛“唰”地亮了,“嗖” 地从墙头滑下来,拖鞋在地上磕出 “啪啪” 响 —— 那鞋大得能塞进两个他的脚。他扑进我怀里时,胳膊上的骨头硌得我生疼,仰头笑的模样,却让我鼻子发酸:脸蛋黑红黑红的,跟熟透的桑葚似的,身上的旧短袖卷着边,灰扑扑的。 “姑姑!” 他把攥在手里的果子往我兜里塞,果子上的绒毛蹭得我手心发痒,“给你摘的,甜!” 半青不红的果子,咬一口能酸掉大牙,可看着他期待的眼神,我使劲往嘴里塞,酸得眼眶直泛潮。 二、那些被省略的童年 父母还在田里忙,我蹲下来问小宇:“生日咋过的呀?” 他歪着头想半天:“奶奶煮了俩鸡蛋,说吃了长大个。” 我又问美术班、课后班,他眼睛瞪得溜圆,像听天书。 村里没小学,他每天坐校车晃十几公里去镇上。我翻他书包,作业本上的字歪歪扭扭,错题堆成小山 —— 父母辅导不了,也没人教他怎么改。十岁的孩子,比城里同龄的矮一头,黑瘦得像株缺水的秧苗。 想起哥和嫂子,心里绞得慌。哥走那年小宇才两岁,嫂子离婚后再没音信。父母种地供孩子,拼尽全力也只能保证 “饿不着”,可孩子需要的哪止这些?他没见过生日蛋糕上的烛光,没摸过画笔,连城里孩子习以为常的 “课后时光”,对他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梦。 三、决心:把光拽进他的生活 那天傍晚,我坐在院门口,看着小宇追着夕阳跑,影子被拉得老长。风卷着麦秸的味道扑过来,我突然下定决心 —— 带他进城。 我在城里租的房子不大,可好歹有书桌、有亮堂堂的灯,能让他坐在桌前写作业;城里有五花八门的课外班,能教他画画、唱歌;过生日时,能给他买个漂漂亮亮的蛋糕,插上蜡烛,让他知道被郑重其事爱着的滋味。 父母一开始不同意,说 “农村娃皮实,城里开销大”,可我掰开揉碎了讲:“小宇十岁了,再耽误,这辈子就困在这了!” 他们沉默着抽完一袋烟,终于点了头。 收拾行李时,小宇抱着他的旧书包,问:“姑姑,城里的月亮也这么大吗?” 我揉了揉他的头,没敢说 —— 城里的月亮可能没这么亮,但城里有更多光,能照亮他往后的路。 四、进城:新旧世界的碰撞 刚进城那周,小宇像只受惊的小鹿。电梯 “叮” 地开门,他能吓得往后缩;商场里的自动扶梯,他蹲在旁边看了半天才敢踩。 我带他买新衣服,他捏着衣角嘟囔:“奶奶说旧衣服补补还能穿。” 给他报美术班,第一节课,他攥着画笔不敢下笔,老师教画太阳,他画了个灰扑扑的圆 —— 他没见过城里天空的湛蓝,没留意过太阳该有的鲜亮。 可慢慢的,变化在滋长。他会在周末拉着我去公园,指着花坛里的花问名字;美术班的老师夸他有天赋,说他画的乡下小院 “藏着故事”;生日那天,他盯着蛋糕上的蜡烛,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许愿时声音轻轻的:“希望姑姑永远在,希望能多学点本事。” 五、这场拔河,我们都没输 现在,小宇长高了些,脸蛋开始泛着城里孩子的气色,会在我加班时,安静地写作业,也会偷偷给我画 “姑姑抱着月亮” 的画。 偶尔我也会想,把他从熟悉的农村拽进陌生的城市,对不对?可看见他作业本上越来越工整的字,看见他指着绘本问 “这个云朵为什么是彩色的” 时眼里的光,我知道 —— 我们在和命运拔河,我想把他往有光的地方拽,而他,也在用成长告诉我:这场奔赴,值得。 农村的泥土曾是他的底色,可城里的光,该让他的人生多些色彩。往后的路还长,至少现在,我能握着他的手,陪他把缺失的童年,一点点补回来,把被命运偷走的 “可能性”,重新种进他的生命里。

评论列表

Kirin
Kirin 1
2025-07-09 01:13
你侄子都天崩开局了 你还见不得他好 有个人照看着 总比送福利院强吧

有觉无眠 回复 07-09 03:44
你真是个事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