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美媒消息曝出,巴基斯坦空军正试图为自家那批服役超过十年的F-16 Block 52“续命”,目标是AIM-120D——美制空空导弹中的当家尖货。
要知道,这玩意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射程远、抗干扰强、精度高,关键是具备“双向数据链+发射后不管”能力,挂上这玩意之后,F-16的短板瞬间补齐了一半。
可问题是,你不是刚用歼-10C干翻印度阵风的吗?不是刚把F-16晾在一边当花瓶了吗?现在怎么又回头想升级它了?
这事放到几年前,大概还能用“技术升级”“战术优化”来解释。但放到2024年的印巴语境里,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尴尬。
前段时间那场印巴空战,巴基斯坦是实打实地打出了面子。5月那天,印度空军打头阵,各路战机前出克什米尔上空,阵风领队,试图“雷霆斩首”。
结果一通操作猛如虎,被巴军直接反杀。
战果就不复述了,反正印方自己到现在都没敢公布完整损失;而巴军高调发布战绩视频,最抢眼的那一幕,就是歼-10C挂着PL-15导弹,在预警机与数据链支援下,完成了一场“干净利落”的远距斩杀。
F-16呢?没参与正面战场,甚至连热身都没有。那一刻,它不是主角,甚至都不是配角,而是背景板。
这下倒好,战报才发完没几周,巴方立马跑去求购AIM-120D,试图把F-16重新拉回主战序列,表面上说是“更新换代”,本质却像是一次急匆匆的姿态修复:给美国看,我这边还是给你留了个位子。
就像是你明明已经换了新装备,但转头又跑去跟前老板说“其实我还打算用你这批老货”,一方面是想缓和气氛,一方面也是不想彻底闹掰。
F-16对巴基斯坦而言,已经不是纯粹的战术资产,而是某种“外交留白”。你不升级,就等于默认它过时废弃了;你升级,就至少还维持一个“看起来能打”的样子。
尤其是采购AIM-120D这种级别的弹药,本质上是一次政治投名状,告诉美国,虽然我现在用中国系统打仗,但美制系统我没扔,留着呢,放心。
而巴方的盘算可能还更复杂:如果真能搞到AIM-120D,哪怕不能直接纳入中方体系,也能作为“异构组合”的一环,F-16挂弹,接中方数据链,协同打击,用中国的眼睛和大脑,拉着美制导弹当手术刀。
听起来很美,但这事真不是动动脑筋就能搞定的。
AIM-120D是美国高度封闭系统,数据链、安全协议、导引程序,全是加密且不可拓展的黑盒子。中美两家的系统压根没打过照面,谈什么融合。
你想用F-16当桥梁,中继信息也好,中转制导也罢,全都卡在权限上。而且你一个全体系靠中国撑起来的国家,居然还想着拿最敏感的美制弹药接入非北约系统,这不就是等于公开试探美军的容忍底线?
别说导弹了,就连战机的常规升级,美国都能因为“合作环境不稳定”直接打回原点。
看看土耳其,买了个S-400,立刻被F-35项目踢出局;巴基斯坦这边,一边歼-10C挂满PL-15把阵风炸成烟花,一边又求着美国给F-16上新弹,美国那边真不发火才怪。
所以从现实层面看,这事根本推不动。美国会让你“用中国大脑指挥美国导弹”?别说放行了,听都不想听。
巴方当然明白这一点。只是没得选。
你不能跟美国彻底翻脸,又不能放弃F-16,毕竟它好歹还撑着一块历史遗产的门面;但你也没办法绕开中国体系,——现在打仗靠的就是歼-10、预警机、数据链,没有它们,你连制空权都摸不着。
所以就只能硬着头皮搞双线维护,左手抱着中国战术,右手拽着美制平台,中间留下一堆逻辑断点和系统缝隙,希望未来能靠“技术整合”填平。
但这就是现实的荒谬之处:一边是越来越强的战术整合能力,一边是越来越脆弱的战略自主性。 巴基斯坦不是没看到这个矛盾,而是实在走不出。
要真说它图啥,可能图的也不是什么军事效能,而是尽可能让自己在美中博弈之间保持一个“我两边都沾点”的操作余地。
只不过这年头,哪还有多少人愿意陪你演“中立外交”的戏?
美国已经不吃你这套,中国也没空迁就你这边的“平台情怀”。
F-16的时代早过去了,AIM-120D能不能来还是个问号,真正稳得住战场的,还是那一整套已经打过仗、验证过的中国体系。
战斗打的是链,不是弹。指望几枚导弹逆转体系落差,只能是幻想。
巴基斯坦空军未来会怎么选,其实早就已经选了。至于F-16,还能撑几年,那是另一个问题。
现在这一步,不过是拖而不死而已。可惜,美国人未必愿意再配合这场自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