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是鹰击-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想一发就把它击沉,那也是做不到的……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不少人都会觉得,“只要导弹够快够准,一发导弹就能击沉美军航母”,但这种说法听起来挺带劲,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美军曾经拿自家退役的“美国号”航母做了个狠实验,结果相当耐人寻味:战机轮番轰炸,潜艇近距离发射鱼雷,甲板底下还捆了炸药包,这么折腾了整整25天,这个钢铁巨兽才最终沉入海底。 而现代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只会更强,以“福特”号为例,整个船体被分割成上千个水密舱室,就算挨了几发导弹被打出大洞,也不会立即沉没。 因为关键部位都用特殊装甲保护,船上的损管队训练有素,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损失。 但真正让导弹难以得手的是航母的多层防御系统。 最外围500公里就有F-35战机巡逻警戒,中间圈有搭载标准导弹的宙斯盾舰,近距离还有密集阵近防系统守护。 这三道防线协同作战,单枚导弹想突防简直难于上青天。 更棘手的是,你得先找到航母才能打它,要知道,航母编队机动灵活,电子干扰手段高超,想实时掌握它的确切位置并不容易,没有精确定位数据,再先进的导弹也只能打海里的鱼。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航母就是刀枪不入。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比拼单个武器威力的时代,饱和攻击是个行之有效的战术:几十枚导弹从不同方向同时来袭,再配合变轨技术,即便是最先进的防御系统也会应接不暇。 这就像是在打篮球,与其硬碰硬地单打,不如调动全队打出配合,寻找防守漏洞。 当然,这需要强大的情报收集和指挥协调能力,缺一不可。 但其实,完全不必执着于击沉航母这个念头,现代战争中,让航母失去战斗力比把它送到海底更容易也更实际。 咱们电磁弹射系统就是“福特”号的软肋,这套系统故障率高,如果被精确打击,舰载机就无法起降,航母就成了漂在海上的大铁盒。 再说打击手段,东风-26和鹰击-21这类导弹的厉害之处不只是破坏力,末端速度达到3马赫以上,还能变轨规避拦截,这种“灵活性”让防御系统很难应对。 这就像打游戏里的BOSS,单发伤害不高没关系,重要的是能持续输出,找到对手破绽。 关键是要建立完整的“杀伤链”,北斗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组成的情报网络,能持续监视目标动向。 而这些实时数据通过指挥系统快速分发给打击单元,就能精准制导导弹打击,配合电子战手段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整个作战效果就更显著了。 从历史经验看,二战时期的“大和”号挨了十多发鱼雷和炸弹才沉,现代航母的防护更强,但关键系统一旦受损,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啊,不必非要把它炸沉,打烂甲板、瘫痪动力系统,照样能让它趴窝。 说到底,这是个系统对抗的问题,单纯比较导弹和装甲谁更强没有意义,要看整体作战体系谁更高效。 尤其是贴近海岸作战时,岸基导弹、潜艇、电子战等多种手段协同,能让航母战斗群很不好受。 不过,这种军事较量背后是更深层的战略博弈,一艘航母连带舰载机和护航舰艇总造价超过300亿美元,这么大的本钱,没人愿意轻易冒险。 要我看,通过展示反航母能力来达成威慑,可能比真打一仗更明智。 毕竟,科技发展到今天,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谁更能打,而是谁更懂得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再说了,和平发展,日子越过越好,才是老百姓最盼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