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月,一个八路军战士在炸敌人炮楼的时候 ,不小心放错了位置 ,气得副团长破口大骂:“刘厥兰你这个臭小子,我让你炸炮楼,你却炸围墙 ……”然而战斗结束之后,他却得到了上级的嘉奖 ,这是为什么呢 ? 1941年,华北平原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吹得树枝呜呜作响 。 在冀中平原上 ,一支装备非常简陋的八路军队伍,正在向日军的一个据点摸过去。 这次,上级给他们的任务是炸掉敌人炮楼,为后面的队伍争取一些喘息之机 。 接到任务以后,战士们都摩拳擦掌,只有一个叫刘厥兰的小战士格外紧张。 原来他参军才半年的时间,一直做的都是后勤的工作,这次竟被选拔出来执行爆破的任务 。 “厥兰,别紧张,等会儿记得把炸药包塞到炮楼的射击孔,然后点燃引线就赶紧跑就是。” 刘厥兰听后虽然紧张感并没有减轻1分,但还是冲着副班长笑了笑点了点头 。 当天夜幕降临后,刘厥兰就跟着副班长所带领的爆破组悄悄地靠近了日军的据点。 看此情景,刘厥兰此刻紧张得心脏都要蹦出来, 连呼吸都要减轻几分 。他心想:等会一定要沉着冷静,否则一旦暴露不仅自己会被射成筛子,整个部队都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 不过上了战场紧张是没有用的 ,副班长此时临危不惧,带着爆破组的成员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敌人的巡逻队,来到了炮楼的下方。 “就在这里了 ”副班长指着炮楼其中的一个射击孔低声地对刘厥兰说:“厥兰,你去炸掉他 。” 命运的一刻终于来临,刘厥兰点了点头,接着在同志们的掩护下 ,他抱着炸药包猫着腰就往炮楼走去。 他按照之前副班长的吩咐,对准“射击孔”把炸药包丢进去,完了后立马点燃了引线…… “快撤 ”副班长一看,刘厥兰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就提醒他道。 刘厥兰边跑边心中暗喜,等他和其他的战士们一起躲到了附近的土堆后面之后,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包爆炸了 。 然而好景不长 ,等到炸弹的烟雾散去之后,眼前的一幕竟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 原来刘厥兰由于过度紧张,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他没有塞进炮楼的射击孔,而是放在了炮楼的围墙边上。所以,炮楼毫发无损,只是围墙破了个大洞而已。 当时在指挥部的副团长从望远镜里见此情景后气得直跳脚,于是骂出了文章开头那句话。 刘厥兰为此也自责不已,还好他身边的副班长没有怪他,也没有气馁灰心,而是立马调整了战术,利用炸开的围墙缺口向据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之后,八路军战士们最终成功的攻克了日军的据点,拔掉了这颗大钉子 。 战斗结束以后,副团长特意找到刘厥兰,笑着对他说 :“臭小子,好样的,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刘厥兰听后不好意思地说道:“副团长,您就别开玩笑了 。我犯了大错误了 ,我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所以炮楼没炸成,反而被围墙给炸了 。” 副团长摆了摆手说:“傻小子,你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你炸开的围墙为我们大部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让我们能够顺利的攻克据点。所以你不仅无过,还有功呢! ” 后来刘厥兰“放错炸药包”的故事在部队里也传开了 ,所有人都觉得既好笑又神奇,一个小错误竟然也能扭转战局,战场真的是一个随时都有奇迹发生的地方。 之后他参与了多次重要的爆破任务,成功炸毁敌人的碉堡、桥梁、铁路 ,成为了部队里首屈一指的爆破英雄。 1942年11月,日军实行大扫荡,用飞机、大炮、重机枪疯狂地进攻马鞍山,刘厥兰跟着部队死守阵地。在战斗中,刘厥兰弹尽粮绝,在扔下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后跳崖了,虽然后来被救了出来,但因伤势过重,之后还是壮烈牺牲的。 在我们的近代战争史上,曾经涌现过无数像刘厥兰这样的普通战士,他们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们的功勋却和那些大英雄一样名垂千古。 让我们一起怀念英雄,为英雄们点赞!!! (消息来源:理论网《山或崩,石或烂,烈士精神终古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