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套路都有了!浙江温州,一女子打网约车下车时,门把手一拉就断,司机当场就要300元,女子报警后赔了158元。不料,女子回去后心中不愉快,发视频吐槽,却意外得知,那把手本身就是断的,司机就是借助这断把手赚钱!
信息来源:AHTV第一时间2025年7月2日报道
6月30号那天,郑女士在温州坐了辆网约车。
到了地点,郑女士轻轻拉了拉车门内侧的把手,结果啪地一下就断了。
她当时就懵了:我哪敢使劲啊,细细地一拉就断了?
司机见状不乐意了,立马凶巴巴地说:“这手把贵着呢,你得赔300块!”
郑女士一听心里咯噔:300块有点离谱啊。
她跟司机理论,司机不让下车也不让她走,逼得她只能报警。
民警赶到后,先是问郑女士觉得能接受多少钱赔偿。
郑女士也想不明白,这把手到底是谁的问题:要么它本来就有质量问题,要么真是自己一用力就损坏,可她当时压根没发力。
最后,她叫了姐姐过来一起跟司机沟通,折中赔了158元,拿了张收据就算了事。
当时她心里也不是滋味:钱省下点了,可真亏心。
回到家后,郑女士一气之下把经过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想听听大家意见。
结果,有个网友爆料,说自己跟这司机在同一个群里,那司机当天回去后还“炫耀”呢:“今天靠把手赚500多,贵人呐!”
更夸张的是,他把断掉的把手压根没修,接着一单一单地用同样把戏,继续向其他乘客索赔。
要轻拉一次要赔一次,算下来一天就骗了500多元。
为了确认爆料,郑女士联系了那位网友,结果人家也给了截图和聊天记录。
顿时,真相大白:这司机就是故意不修把手,把老把手当成“赚钱利器”。
看着那一串串数字,郑女士气得不行:原来自己不是个例,这套路在上演好几回了。
事发后,平台花小猪也介入处理了,不仅把她当时交的158元退给她,还补上了那趟行程的车费。
郑女士虽然拿回了钱,可心里的滋味还是酸:本来优质服务网约车才对,现在遇上这种碰瓷式的操作,谁还敢放松警惕?
说到底,这门把手到底是怎么坏的,还没个准信。
按《民法典》第1165条,一般是过错方负责任,若是真质量问题,郑女士根本不用赔。
若是她使劲拉坏,那才得赔。
但目前看,保险杠没问题,别部件都用得住,唯独这把手一拉就断,质量问题嫌疑更大。
更别提司机之后还拿断把手去“骗补偿”,这明显涉嫌诈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诈骗公私财物的,轻则拘留五天加罚款,情节严重的更要按重度处罚来走。
事件曝光后,有网友说:“这司机简直可耻,把不修车当“发财机会”,一天几百块小钱也就罢了,关键是把乘客当傻子。”
还有网友说:“现在的“骗钱招数”花样层出不穷,以后上车注意试一试把手、后视镜啥的。”
还有人盼着平台和执法部门能严查,要让这种“碰瓷司机”付出代价。
你说,走正常流程,谁能想到下车会变成赔钱局?
要是真把心思都用在修车保养上,那车况肯定更安全。
要是真把心思放在拉客服务上,那乘客体验也更好。
可偏偏有人觉得,客人就是“钱袋子”,盯住一点小破把手,就能赚上一天工资,这种玩儿法也太黑心了。
所以,大家以后坐网约车,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上车时留意车门、座椅、安全带;下车前轻轻试试;发现问题赶紧拍照、录视频,必要时报警。
别存侥幸心理,遇到无理索赔,一定要据理力争。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更加重视,把这类小伎俩揪出来,别让“把手骗补偿”成了新流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真心盼着风气能好转,还乘客一个放心的出行环境。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