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浙江温州,一位患病的老人拿着100元到鲜面店买面条。店主接过钱,没有找零,直接称

浙江温州,一位患病的老人拿着100元到鲜面店买面条。店主接过钱,没有找零,直接称了两斤面条递给老人。老人拿着面条,乐呵呵地离开了。谁也想不到,九年后老人意外离世时,店主会伤心地红了眼眶。 店主名叫李国色,浙江温州人。他五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靠卖棉花糖艰难地拉扯他长大。街坊邻居们心疼这个没了娘的孩子,常常喊他回家吃饭,给他缝补衣裳。这份恩情,父亲一直记在心里。后来父亲在灵溪镇开了家“老李面馆”,日子好过些后,就经常帮衬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父亲年纪大了,把面馆交给了刚成家的儿子李国色夫妇经营。交接那天,父亲特别叮嘱李国色:“要是有个叫郑祖龙的老人来买面,不管他给不给钱,你都要给他称上两斤面,记住了。”李国色夫妇用心经营,面馆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2013年的一天,李国色正在招呼客人,一个头发蓬乱、衣服破旧的老人站在了柜台前。李国色一眼认出他就是父亲交代的郑祖龙老人。等客人走后,老人伸出黑乎乎的手指了指面条,又递过来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李国色默默接过钱,麻利地称了两斤面条装好递给老人。第二天,同样的情景又上演了。 几天后,老人再次出现。这次他掏出的“钱”让李国色愣住了:那是一张用彩色笔精心描绘的“纸币”,上面画着山水、花草、人物,还有数字。李国色想起父亲的叮嘱,神色如常地接过这张特别的“钱”,照样称了两斤面条交给老人。老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一年到头,老人几乎隔天就来买面,每次都是两斤。他带来的“钱”面额不定,有时“5元”,有时“10元”,甚至“100元”、“1000元”,每一张都画得格外认真。李国色每次接过这些“钱”,都会仔细看看上面的图画。时间久了,李国色有时会在面条袋里悄悄放点榨菜、火腿肠,或者塞点零钱,让老人买其他东西用。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李国色的妻子看到老人穿得单薄,立刻去买了一件厚棉袄给他穿上。老人虽然不说话,眼神里却透着感激。 如果老人连着几天没来,李国色就会坐不住,担心他出事。他会带上牛奶、鸡蛋和一些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帮他收拾一下屋子。有时他也会带上自己的儿子一起去,孩子喊一声“爷爷”,老人脸上就会露出难得的笑容,有时还会把自己画的“钱”塞给孩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国色夫妇已经习惯了老人的身影,心里也把他当成了家人。2019年,李国色开始在网络上分享他和老人之间的小故事,本意是想让大家多关注像老人这样的群体。虽然有人质疑他博取关注,但更多人被这份长达数年的温情所打动。 一天,一位陌生的老人找到面馆,自称是郑祖龙的堂哥郑祖直。他说堂弟早年因伤导致智力受损,2005年起每月有1500元的补助。他一直以为堂弟是用这钱买的面条,执意要把这些年买面的钱补上。李国色坚决拒绝了:“不用补,让老人家继续开开心心来就好。” 然而,这份平静在2022年1月7日被打破。李国色接到了郑祖直的电话:“我堂弟今早出车祸走了……谢谢你照顾了他整整九年。”电话这头,李国色愣住了,放下电话时,眼眶已经红了。他立刻叫上妻子,带着那些珍藏的“纸币”赶了过去。他烧了几张“纸币”给老人,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吃饱穿暖,剩下的则小心收好留作纪念。 “我和大爷一起拍过138条视频,”李国色后来对记者说,“现在他走了,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但我会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这份九年的守护与善意,李国色被评为了当地“最美苍南人”。

评论列表

草莓味糯米糍粑
草莓味糯米糍粑 2
2025-07-05 00:36
是真善美的画卷。
拿什么拯救你
拿什么拯救你 2
2025-07-05 00:20
画的不错,像一张张奖状